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南京市容积率奖励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1.1 公共利益的需求日益增加第14页
        1.1.2 城市规划管理更加强调法制化第14-15页
        1.1.3 现有容积率管控缺乏弹性第15页
        1.1.4 南京市容积率奖励的缘起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页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第16-19页
        1.3.1 研究范围与对象第16-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 相关概念解析第19-20页
        1.4.1 容积率第19页
        1.4.2 容积率奖励第19-20页
        1.4.3 容积率奖励机制第20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2 研究路线第21-22页
第2章 国内外容积率奖励制度应用第22-44页
    2.1 国外容积率奖励制度的应用第22-36页
        2.1.1 美国容积率奖励制度第22-29页
        2.1.2 日本容积率奖励制度第29-34页
        2.1.3 国外容积率奖励制度小结第34-36页
    2.2 国内容积率奖励制度的应用第36-42页
        2.2.1 大陆部分城市容积率奖励相关规定第36-39页
        2.2.2 香港容积率奖励相关规定第39-40页
        2.2.3 台湾容积率奖励相关规定第40-41页
        2.2.4 国内容积率奖励制度小结第41-42页
    2.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南京容积率奖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44-64页
    3.1 现状容积率管控办法第44-47页
        3.1.1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容积率管控依据第44页
        3.1.2 南京现有容积率奖励相关规定第44-47页
    3.2 南京容积率奖励机制实施的必要性第47-57页
        3.2.1 现存管控面临的问题第47-49页
        3.2.2 现状容积率奖励实施情况不佳第49-51页
        3.2.3 公共空间需求日益增加第51-52页
        3.2.4 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发展第52页
        3.2.5 目前的解决方式存在局限性第52-53页
        3.2.6 容积率奖励的优势和作用突出第53-57页
    3.3 南京容积率奖励机制实施的可行性第57-63页
        3.3.1 法理上的可行性第58-61页
        3.3.2 技术上的可行性第61-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南京的容积率奖励机制构建第64-98页
    4.1 目标与原则第64-66页
        4.1.1 确立统一规划、以人为本和多方参与的整体目标第64页
        4.1.2 建立以组成内容和运作方式为核心的整体框架第64-65页
        4.1.3 确定对象、范围和额度研究的具体目标第65页
        4.1.4 遵循整体性、人性化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第65-66页
    4.2 机制组成内容第66-93页
        4.2.1 奖励对象第66-80页
        4.2.2 奖励范围第80-86页
        4.2.3 奖励额度第86-93页
    4.3 运作方式第93-96页
        4.3.1 操作流程第93-95页
        4.3.2 保障管理第95-96页
    4.4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2页
    5.1 主要结论第98-100页
    5.2 创新点第100-101页
    5.3 不足及后续工作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斜交复杂连体结构设计分析与应用
下一篇: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AP1000屏蔽厂房结构地震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