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AP1000屏蔽厂房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AP1000核电厂简介第12-14页
    1.3 核岛结构地震响应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核电厂抗震设计第14-15页
        1.3.2 振动台试验研究第15页
        1.3.3 有限元数值仿真第15-17页
    1.4 研究课题来源第17页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AP1000屏蔽厂房模型建立与模态分析第19-41页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9-24页
        2.1.1 ANSYS软件与ADPL语言介绍第19页
        2.1.2 屏蔽厂房结构几何模型第19-20页
        2.1.3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第20-21页
        2.1.4 荷载与边界条件第21-22页
        2.1.5 结构阻尼第22-23页
        2.1.6 材料本构模型第23-24页
    2.2 AP1000屏蔽厂房结构地震输入第24-28页
        2.2.1 AP1000设计反应谱第24-26页
        2.2.2 AP1000地震动时程第26-28页
    2.3 AP1000屏蔽厂房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比验证第28-32页
        2.3.1 模态对比分析第29-30页
        2.3.2 弹性时程分析第30-32页
    2.4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屏蔽厂房结构模态分析第32-39页
        2.4.1 流固耦合基础理论第32-34页
        2.4.2 流固耦合实现第34-35页
        2.4.3 不同水位屏蔽厂房结构模态分析第35-39页
    2.5 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屏蔽厂房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第41-84页
    3.1 地震波选取第41-44页
    3.2 分析工况设置与分析节点选取第44-46页
        3.2.1 屏蔽厂房水位工况设置第44-45页
        3.2.2 屏蔽厂房分析节点选取第45-46页
    3.3 双向地震动输入考虑流固耦合的屏蔽厂房地震响应分析第46-61页
        3.3.1 沿高度分布的节点加速度峰值第46-48页
        3.3.2 沿高度分布的节点位移峰值第48-49页
        3.3.3 不同水位结构顶点楼层加速度谱第49-52页
        3.3.4 屏蔽厂房底部剪力第52-55页
        3.3.5 水位高度对屏蔽厂房结构的影响第55-61页
    3.4 三向地震动输入考虑流固耦合的屏蔽厂房地震响应分析第61-82页
        3.4.1 沿高度节点加速度峰值第61-64页
        3.4.2 沿高度节点位移峰值第64-66页
        3.4.3 不同水位结构顶点楼层加速度谱第66-70页
        3.4.4 屏蔽厂房底部剪力第70-73页
        3.4.5 水位高度对屏蔽厂房结构的影响第73-82页
    3.5 小结第82-84页
第四章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屏蔽厂房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第84-103页
    4.1 隔震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分析第84-87页
        4.1.1 隔震装置的模拟第84-85页
        4.1.2 屏蔽厂房隔震结构建模第85-86页
        4.1.3 模态分析第86-87页
    4.2 沿高度分布的节点加速度峰值第87-89页
    4.3 沿高度分布的节点位移峰值第89-91页
    4.4 不同水位结构顶点楼层加速度谱分析第91-96页
    4.5 水位高度对屏蔽厂房结构的影响第96-102页
        4.5.1 水位高度对屏蔽厂房加速度的影响第96-99页
        4.5.2 水位高度对屏蔽厂房位移的影响第99-102页
    4.6 小结第102-10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103-104页
    5.2 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市容积率奖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上下表面具有相对转动的橡胶隔震支座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