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茉莉酸参与光周期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2-13页
        1.1.1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性与两系杂交水稻第12-13页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的遗传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普通遗传研究第13页
        1.2.2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和克隆第13-14页
        1.2.3 育性调控相关的小RNA第14-15页
    1.3 光周期诱导的雄性不育基础研究概述第15-21页
        1.3.1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光温类型和划分第15-16页
        1.3.2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生态生理第16-17页
        1.3.3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生理生化和细胞学特征第17-18页
        1.3.4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差异蛋白第18-19页
        1.3.5 激素对育性调控的分子生理第19-21页
    1.4 茉莉酸对植物育性的影响第21-24页
        1.4.1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第21页
        1.4.2 茉莉酸与育性调控第21-23页
        1.4.3 茉莉酸与其他激素对植物育性的影响第23-24页
    1.5 育性机理研究中的问题第24-25页
    1.6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6页
    2.2 技术路线第26-27页
    2.3 材料种植第27页
    2.4 材料处理第27-28页
        2.4.1 光周期处理第27页
        2.4.2 外源MEJA及SHAM处理第27-28页
    2.5 取样方法第28页
    2.6 花粉育性的鉴定第28页
    2.7 总RNA的提取第28页
    2.8 反转录及PCR检测第28-29页
    2.9 荧光定量PCR测定第29-31页
    2.10 ELISA样本的提取第31-32页
    2.11 茉莉酸(JA)含量的测定第32页
    2.12 茉莉酸合成途径各关键酶酶活性的测定第32-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61页
    3.1 光周期对花粉育性的诱导第33-35页
    3.2 光敏感核不育材料的转录组测序第35-45页
        3.2.1 Illumina二代测序样本分析第35-37页
        3.2.2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第37-40页
        3.2.3 转录组数据GO的功能富集和筛选第40-45页
        3.2.4 转录组数据的验证第45页
    3.3 外源喷施MEJA和SHAM对花粉育性的诱导第45-48页
    3.4 光敏核不育材料的生理指标测定第48-56页
        3.4.1 光周期处理下的JA含量第48-49页
        3.4.2 外源喷施处理下的JA含量第49-50页
        3.4.3 光周期处理下的LOX、AOS、AOC和OPR酶活性第50-53页
        3.4.4 外源喷施处理下的LOX、AOS、AOC和OPR酶活性第53-56页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q PCR分析第56-60页
        3.5.1 光周期处理后各基因在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第56-58页
        3.5.2 外源喷施处理后各基因在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第58-60页
    3.6 茉莉酸合成途径关键酶与J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60-61页
4 讨论第61-67页
    4.1 光周期和外源喷施处理对花粉育性的诱导第61-62页
    4.2 光周期与JA合成代谢的关系第62-63页
    4.3 JA合成代谢与育性的关系第63-64页
    4.4 JA对育性调节的应用价值第64-65页
    4.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65-66页
    4.6 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信号调控水稻叶片直立性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水稻泛着丝粒区域代换系材料的构建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