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光信号调控水稻叶片直立性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8页
    1.1 水稻叶夹角第10-11页
        1.1.1 水稻叶夹角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2 水稻叶夹角打开的机制第11页
    1.2 油菜素甾醇研究进展第11-17页
        1.2.1 油菜素甾醇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第11-13页
        1.2.2 BR信号通路第13-14页
        拟南芥中的BR信号通路第14页
        水稻中的BR信号通路第14-15页
        1.2.3 BR促进水稻叶夹角打开的机制第15-17页
    1.3 光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第17-24页
        1.3.1 依赖于PHY的红光信号途径第19-21页
        1.3.2 依赖于CRY的蓝光信号途径第21-22页
        1.3.3 依赖于PHOT的蓝光信号途径第22-24页
    1.4 光信号通路与BR信号通路的互作第24-25页
    1.5 课题的由来及研究思路第25-28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8-45页
    2.1 实验材料第28-31页
        2.1.1 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第28-29页
        2.1.2 菌株第29-30页
        2.1.3 质粒载体第30页
        2.1.4 图像及数据分析软件工具第30-31页
        2.1.5 抗生素第31页
    2.2 实验方法第31-45页
        2.2.1 载体的构建第31-38页
            2.2.1.1 引物设计第32页
            2.2.1.2 目的片段的扩增第32页
            2.2.1.3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2页
            2.2.1.4 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纯化DNA第32-33页
            2.2.1.5 回收产物DNA和载体质粒的酶切第33-34页
            2.2.1.6 目的DNA片段与线性化载体的连接反应第34页
            2.2.1.7 无缝克隆反应第34-35页
            2.2.1.8 T载体连接反应第35页
            2.2.1.9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第35-36页
            2.2.1.10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转化第36-37页
            2.2.1.11 阳性质粒的鉴定第37页
            2.2.1.12 质粒提取第37-38页
        2.2.2 RNA提取第38-39页
        2.2.3 RNA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39-40页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0页
        2.2.5 Western-blot分析检测植物蛋白表达水平第40-41页
        2.2.6 烟草瞬时转化第41-43页
            2.2.6.1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的制备第41页
            2.2.6.2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的转化第41-42页
            2.2.6.3 烟草瞬时表达第42-43页
        2.2.7 水稻叶夹角测量第43-45页
            2.2.7.1 剑叶夹角测量第43页
            2.2.7.2 第一完全叶测量第43-45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45-56页
    3.1 OsCOP1负调控水稻叶夹角打开第45-47页
    3.2 蓝光受体OsPHOT1正调控水稻叶夹角打开第47-49页
    3.3 OsNPH3可以与OsGSK2互作第49-51页
    3.4 OsNPH3正调控水稻叶夹角打开第51-56页
第4章 讨论第56-59页
    4.1 总结第56-57页
        4.1.1 蓝光通过其信号途径中的 COP1、PHOT1 以及 NPH3 调控水稻叶夹角的打开第56-57页
        4.1.2 蓝光信号可能通过与 BR 信号协调调控水稻叶夹角的打开第57页
    4.2 展望第57-58页
    4.3 应用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9页
附录第69-78页
    附1.本论文中用到的引物第69-72页
    附2.本论文中所用载体信息第72-75页
    附3.水稻营养液配方第75-76页
    附4.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初始胚珠数和每角果粒数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研究
下一篇:茉莉酸参与光周期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