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概念模型教学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言第9-16页
    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13页
        2.1 国外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第10-11页
        2.2 国内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第11-13页
    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3.1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3.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4.1 研究内容第14页
        4.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概念模型教学的理论介绍第16-20页
    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1.1 核心概念第16页
        1.2 模型第16页
        1.3 模型教学第16页
        1.4 概念模型第16-17页
        1.5 概念模型教学第17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18页
        2.2 概念转变理论第18-19页
        2.3 现代图式理论第19-20页
第三章 概念模型的分类与建构第20-25页
    1 概念模型的分类第20-22页
        1.1 集合型第20-21页
        1.2 知识树型第21-22页
    2 概念模型的建构第22-25页
        2.1 建构原则第22-23页
        2.2 建构的一般步骤第23-25页
第四章 教材中概念模型及考核中相关概念的分析第25-32页
    1 概念模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中的分布第25-27页
        1.1 教材“正文”中的分布第25-26页
        1.2 在教材“自我检测”中的分布第26-27页
    2 概念考查在生物试题中的体现第27-32页
        2.1 2017年贵州省高考生物试题分析第27-29页
        2.2 2017年贵阳市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分析第29-32页
第五章 概念模型教学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实践研究第32-49页
    1 实践研究思路与对象第32页
        1.1 研究思路第32页
        1.2 研究对象第32页
    2 实践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第32页
        2.1 实践研究的方法第32页
        2.2 实践研究目的第32页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挖掘第32-33页
    4 实践研究过程第33-46页
        4.1 实践研究前测分析第33-34页
        4.2 实践应用及案例呈现第34-46页
    5 实践研究后测分析第46-48页
        5.1 知识结构梳理情况后测分析第46-47页
        5.2 2017年12月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第47-48页
        5.3 2018年2月适应性考试成绩分析第48页
    6 教学实践小结与思考第48-49页
第六章 概念模型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应用策略第49-55页
    1 重视事实性知识,奠定生物学基础第49-50页
    2 理清概念性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第50-52页
    3 利用方法性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第52-53页
    4 掌握应用性知识,提升复习效率第53-5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第55-57页
    1 结论第55-56页
        1.1 概念模型类别多样有利于使分散的概念系统化第55页
        1.2 概念模型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第55页
        1.3 概念模型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第55页
        1.4 概念模型教学有利于高三生物复习课多样性开展第55-56页
    2 反思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件1第60-65页
附录2第65-74页
附录3第74-79页
附录4第79-85页
附录5第85-89页
附录6第89-94页
附录7第94-96页
附录8第96-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数学试题思想方法与难度分析比较--以江苏卷、上海卷、全国二卷为例
下一篇:变异理论下的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以全等三角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