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与虚假债权的不当得利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8-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让与虚假债权 | 第17-20页 |
第一节 虚假债权的类型和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排除 | 第17-19页 |
一、基础债务关系不成立 | 第17页 |
二、基础债务关系效力瑕疵 | 第17-18页 |
三、基础关系无效力瑕疵但债权不生效或已消灭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债权移转的类型 | 第19-20页 |
一、以导致债权移转的发生原因区分 | 第19页 |
二、以债权的种类区分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虚假债权的债务人的给付 | 第20-55页 |
第一节 给付型不当得利 | 第21-49页 |
一、给付型不当得利的要件 | 第21-28页 |
二、给付概念的质疑与适用 | 第28-37页 |
三、实质价值要素的分析 | 第37-49页 |
第二节 让与虚假债权中的给付 | 第49-55页 |
一、债务人对出让人的给付 | 第49-51页 |
二、和指示给付的类比 | 第51-55页 |
第三章 债权的善意取得 | 第55-61页 |
第一节 让与虚假债权的债权善意取得 | 第55-58页 |
一、债权善意取得的概述 | 第55-57页 |
二、让与虚假债权中的权利外观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法院实务 | 第58-61页 |
一、受让人信赖的基础——注意义务的履行 | 第59页 |
二、债务人可归责性的基础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61-69页 |
第一节 向出让人要求返还 | 第61-65页 |
一、火灾保险案 | 第61-63页 |
二、承租人保险案 | 第63-64页 |
三、账单保理案 | 第64-65页 |
第二节 向受让人要求返还 | 第65-69页 |
一、溢付分红案 | 第66-67页 |
二、消除担保案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