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桑枝叶在肉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28页
    1.1 桑枝叶饲料化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1.1.1 桑枝叶的营养价值及特性第14-16页
        1.1.2 桑枝叶的加工调制第16-17页
        1.1.3 桑枝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第17-19页
    1.2 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研究进展第19-24页
        1.2.1 瘤胃微生物的组成第19-20页
        1.2.2 瘤胃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第20-22页
        1.2.3 瘤胃微生物的分布第22页
        1.2.4 影响瘤胃微生物的因素第22-24页
    1.3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中的应用第24-28页
        1.3.1 16SrRNA基因分析第24页
        1.3.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第24-25页
        1.3.3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第25页
        1.3.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25页
        1.3.5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5-28页
第2章 引言第28-30页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28-29页
    2.2 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技术路线第29-30页
        2.2.1 不同加工方式桑枝条在肉牛日粮中的饲用价值评价第29页
        2.2.2 桑枝叶粉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9页
        2.2.3 桑枝叶粉对肉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第29页
        2.2.4 实验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3章 不同加工方式桑枝条在肉牛日粮中的饲用价值评价第30-4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1.1 试验材料第30页
        3.1.2 试验动物及日粮第30页
        3.1.3 试验设计第30-31页
        3.1.4 日常管理及样品采集第31页
        3.1.5 指标测定第31页
        3.1.6 计算方法第31-32页
        3.1.7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32页
    3.2 实验结果第32-39页
        3.2.1 桑枝条的营养价值评价第33页
        3.2.2 桑枝条的瘤胃降解特性第33-39页
    3.3 讨论第39-41页
        3.3.1 桑枝条的营养价值评价第39-40页
        3.3.2 桑枝条的瘤胃降解特性第40-41页
    3.4 结论第41-42页
第4章 桑枝叶粉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2-5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4.1.1 试验材料第42页
        4.1.2 试验动物、分组设计及日粮组成第42-43页
        4.1.3 饲养管理第43页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3-45页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5页
    4.2 实验结果第45-48页
        4.2.1 桑枝叶粉的营养价值评价第45-46页
        4.2.2 桑枝叶粉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4.2.3 桑枝叶粉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7-48页
    4.3 讨论第48-50页
        4.3.1 桑枝叶粉的营养价值评价第48页
        4.3.2 桑枝叶粉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4.3.3 桑枝叶粉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9-50页
    4.4 结论第50-52页
第5章 桑枝叶粉对肉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第52-8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5.1.1 试验材料第52页
        5.1.2 试验动物、分组设计及基础日粮第52-53页
        5.1.3 饲养管理第53页
        5.1.4 样品采集第53页
        5.1.5 瘤胃液总DNA提取、扩增及高通量测序第53-54页
        5.1.6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第54页
        5.1.7 qPCR法测定各微生物的数量第54-55页
        5.1.8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5页
    5.2 实验结果第55-74页
        5.2.1 DNA电泳结果第55-56页
        5.2.2 PCR电泳结果第56-57页
        5.2.3 测序基本数据分析第57-59页
        5.2.4 α多样性指数分析第59页
        5.2.5 OTUs比较(Venn图)第59-60页
        5.2.6 桑枝叶粉对瘤胃液菌群组成的影响(门水平)第60-63页
        5.2.7 桑枝叶粉对瘤胃液菌群组成的影响(属水平)第63-66页
        5.2.8 桑枝叶粉对瘤胃微生物功能菌数量的影响(种水平)第66页
        5.2.9 β多样性分析第66-68页
        5.2.10 样本分组分析第68页
        5.2.11 16SrDNA代谢通路预测第68-74页
    5.3 讨论第74-77页
    5.4 结论第77-80页
第6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80-82页
    6.1 全文结论第80-81页
    6.2 创新点第81页
    6.3 展望第81-82页
        6.3.1 论文存在的不足第81页
        6.3.2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4页
附录第94-106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犬弓首蛔虫水通道蛋白1的原核表达、分布及功能研究
下一篇:乳酸片球菌S204益生特性、发酵及喷雾干燥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