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水源供给服务 | 第13-15页 |
1.2.2 InVEST模型 | 第15-16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 第20-30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2.1.1 自然地理特征 | 第20-21页 |
2.1.2 社会经济文化特征 | 第21-23页 |
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23-30页 |
2.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第23页 |
2.2.2 InVEST模型 | 第23-25页 |
2.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5-30页 |
3 淇河流域水源供给时空变化 | 第30-36页 |
3.1 水源供给空间变化分析 | 第30-31页 |
3.2 水源供给量时间变化分析 | 第31-32页 |
3.3 水源供给重要功能区时空分布变化 | 第32-36页 |
4 淇河流域不同地形条件上水源供给变化 | 第36-42页 |
4.1 水源供给随起伏度的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4.2 水源供给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 第37-38页 |
4.3 水源供给随坡度的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4.4 水源供给随坡向的变化特征 | 第39-42页 |
5 淇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水源供给的影响 | 第42-50页 |
5.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第42-44页 |
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源供给量时空变化 | 第44-46页 |
5.3 不同地形条件上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水源供给的影响 | 第46-50页 |
6 讨论 | 第50-52页 |
6.1 淇河流域水源供给量分布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50-51页 |
6.2 不同地貌单元水源供给量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7.1 结论 | 第52-54页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4页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