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电石渣概述 | 第9-10页 |
1.1.1 电石渣的来源及危害 | 第9-10页 |
1.1.2 电石渣的组成成分 | 第10页 |
1.2 纳米CaCO_3的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2.1 纳米CaCO_3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2 纳米CaCO_3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重金属离子处理现状 | 第15-17页 |
1.3.1 重金属离子的来源和危害 | 第15-16页 |
1.3.2 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 | 第16-17页 |
1.4 纳米CaCO_3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 第17-18页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3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EDA+BTD体系的基础物化数据研究 | 第19-33页 |
2.1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19-2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1.2 CO_2的吸收 | 第20-21页 |
2.1.3 密度测定方法 | 第21页 |
2.1.4 粘度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2 密度及超额性质的研究 | 第22-26页 |
2.3 粘度及超额性质的研究 | 第26-30页 |
2.4 光谱特性与导电性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氢氧化钙基纳米CaCO_3的制备研究 | 第33-47页 |
3.1 过程及方法 | 第33-35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3.1.2 CO_2SM的构建方法 | 第34页 |
3.1.3 氢氧化钙基纳米CaCO_3的制备 | 第34-35页 |
3.1.4 纳米CaCO_3的表征 | 第3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3.2.1 CO_2SM浓度的影响 | 第35-38页 |
3.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3 Ca(OH)_2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4 超声波功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纳米CaCO_3的性质 | 第43-45页 |
3.3.1 HR-TEM分析 | 第43-44页 |
3.3.2 TGA-DSC分析 | 第44-45页 |
3.4 纳米CaCO_3的可能形成机理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电石渣基纳米CaCO_3制备及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 第47-57页 |
4.1 过程及方法 | 第47-49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4.1.2 电石渣的预处理 | 第48页 |
4.1.3 纳米CaCO_3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 第48页 |
4.1.4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48-4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4.2.1 电石渣基纳米CaCO_3的制备及表征 | 第49-50页 |
4.2.2 电石渣基纳米CaCO_3的性质 | 第50-52页 |
4.3 纳米CaCO_3的循环制备 | 第52-53页 |
4.4 纳米CaCO_3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 第53-55页 |
4.4.1 Cd~(2+)的吸附研究 | 第53-54页 |
4.4.2 Pb~(2+)的吸附研究 | 第54页 |
4.4.3 Cu~(2+)的吸附研究 | 第54-55页 |
4.4.4 Co~(2+)的吸附研究 | 第55页 |
4.5 纳米CaCO_3吸附重金属的可能机理 | 第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 第70-71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