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侦察雷达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及DSP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地面侦察雷达的发展 | 第8页 |
1.2.2 雷达杂波建模及杂波抑制研究 | 第8-9页 |
1.2.3 雷达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3.2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2 地杂波抑制技术 | 第13-29页 |
2.1 雷达杂波概述 | 第13-19页 |
2.1.1 杂波的分类 | 第13-14页 |
2.1.2 杂波模型 | 第14-18页 |
2.1.3 杂波功率谱 | 第18-19页 |
2.2 杂波仿真 | 第19-21页 |
2.3 杂波抑制 | 第21-28页 |
2.3.1 动目标显示(MTI) | 第21-24页 |
2.3.2 动目标检测(MTD) | 第24-25页 |
2.3.3 基于杂波图的杂波抑制方法 | 第25-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3 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 第29-47页 |
3.1 CFAR目标检测算法 | 第29-32页 |
3.1.1 CFAR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 第29-30页 |
3.1.2 VI-CFAR检测器 | 第30-32页 |
3.2 检测前跟踪(TBD)算法 | 第32-38页 |
3.2.1 RBF及FISST理论 | 第32-33页 |
3.2.2 回波数据模型 | 第33-35页 |
3.2.3 PF-PHD-TBD算法 | 第35-38页 |
3.3 一种CFAR-PF-PHD算法 | 第38-46页 |
3.3.1 CFAR数据预处理 | 第39页 |
3.3.2 降维PF-PHD算法 | 第39-41页 |
3.3.3 门限值的选取 | 第41-42页 |
3.3.4 算法仿真 | 第42-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目标检测系统的DSP实现 | 第47-66页 |
4.1 DSP并行技术研究 | 第47-50页 |
4.1.1 流水线技术与数据并行 | 第47-49页 |
4.1.2 多核并行计算 | 第49-50页 |
4.2 硬件结构 | 第50-53页 |
4.3 软件设计 | 第53-63页 |
4.3.1 控制模块 | 第54-58页 |
4.3.2 杂波抑制模块 | 第58-60页 |
4.3.3 目标检测模块 | 第60-63页 |
4.4 调试与验证 | 第63-65页 |
4.4.1 加载与初始化 | 第63页 |
4.4.2 模块性能验证 | 第63-64页 |
4.4.3 系统实时性评估 | 第64-65页 |
4.5 小结 | 第65-6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