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台膨胀体纠偏方法及其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地基沉陷失效机理 | 第13-14页 |
1.2.2 液化地基处理方法现状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桥梁墩台纠偏方法现状研究 | 第15-18页 |
1.3 当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桥梁墩台膨胀体纠偏方法 | 第21-47页 |
2.1 膨胀体基本构造 | 第21-22页 |
2.2 膨胀填料性质 | 第22-24页 |
2.3 膨胀填料最佳配合比试验 | 第24-40页 |
2.3.1 试验目的 | 第24页 |
2.3.2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2.3.3 配比设计 | 第24-25页 |
2.3.4 膨胀填料配制 | 第25-27页 |
2.3.5 试验仪器 | 第27-28页 |
2.3.6 操作步骤 | 第28-30页 |
2.3.7 数据记录 | 第30-39页 |
2.3.8 数据分析与制图 | 第39-40页 |
2.4 膨胀体壳体 | 第40-42页 |
2.5 膨胀体纠偏方法 | 第42-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桥梁墩台膨胀体纠偏理论分析 | 第47-63页 |
3.1 膨胀体纠偏加固基本原理 | 第47-50页 |
3.1.1 膨胀体挤密作用 | 第49-50页 |
3.2 膨胀体纠偏计算原理 | 第50-54页 |
3.2.1 膨胀体的体积膨胀量计算 | 第50-51页 |
3.2.2 膨胀体使用体积计算 | 第51-54页 |
3.3 膨胀体径向挤密应力推导 | 第54-56页 |
3.4 膨胀体径向膨胀应力推导 | 第56-59页 |
3.5 膨胀体布置形式及间距 | 第59-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PFC3D数值模拟介绍 | 第63-78页 |
4.1 PFC基本特点 | 第63-64页 |
4.2 PFC3D基本求解步骤 | 第64页 |
4.3 PFC颗粒流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64-65页 |
4.4 PFC颗粒流单元计算的基本思路 | 第65-66页 |
4.5 PFC颗粒流与传统数值方法比较 | 第66-67页 |
4.6 PFC颗粒流的计算原理 | 第67-78页 |
4.6.1 力与位移关系 | 第67-71页 |
4.6.2 运动方程 | 第71-72页 |
4.6.3 边界和初始条件 | 第72-73页 |
4.6.4 时间步长的确定 | 第73-78页 |
第五章 桥梁墩台膨胀体纠偏数值模拟研究 | 第78-108页 |
5.1 汕汾高速公路K23基本资料 | 第78-83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78页 |
5.1.2 物理模型 | 第78-80页 |
5.1.3 地基基本资料及参数 | 第80-81页 |
5.1.4 膨胀体参数 | 第81-82页 |
5.1.5 桥台尺寸及参数 | 第82-83页 |
5.2 桥台膨胀体纠偏计算模型 | 第83-87页 |
5.2.1 离散元模型建立 | 第83-86页 |
5.2.2 边界条件设置 | 第86页 |
5.2.3 计算工况及监测点设置 | 第86-87页 |
5.3 不同工况下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87-106页 |
5.3.1 膨胀体(19根)纠偏桥台计算结果分析 | 第87-91页 |
5.3.2 膨胀体(17根)纠偏桥台计算结果分析 | 第91-96页 |
5.3.3 膨胀体(13根)纠偏桥台计算结果分析 | 第96-101页 |
5.3.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101页 |
5.3.5 膨胀体不同间距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1-105页 |
5.3.6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105-10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108-110页 |
6.1 总结 | 第108-109页 |
6.2 建议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