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的现状第12-14页
2.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理论依据第14-16页
    2.1 基本初等函数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14-15页
    2.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习理论基础第15-16页
        2.2.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15页
        2.2.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5页
        2.2.3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5-16页
3.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模式第16-31页
    3.1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原则第16-18页
        3.1.1 合理性原则第16页
        3.1.2 平衡性原则第16-17页
        3.1.3 主体性原则第17页
        3.1.4 实践性原则第17页
        3.1.5 开放性原则第17-18页
    3.2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策略第18-19页
        3.2.1 探索学习教学策略第18页
        3.2.2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第18-19页
        3.2.3 互动式、自主教学策略第19页
        3.2.4 掌握学习、合作教学策略第19页
    3.3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模式研究第19-23页
        3.3.1 教学模式的概念第19-20页
        3.3.2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常见模式第20-22页
        3.3.3 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基本初等函数教学模式的影响第22-23页
    3.4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具体实施第23-25页
        3.4.1 创设问题情境,辅助学生知识建构第23-24页
        3.4.2 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第24页
        3.4.3 落实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多元智能第24页
        3.4.4 提供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完善第24-25页
    3.5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实例 实例、幂函数第25-31页
        3.5.1 研究目的第25页
        3.5.2 研究过程第25页
        3.5.3 研究结果第25-26页
        3.5.4 超几何画板演示第26-31页
4.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实验第31-40页
    4.1 教学实验的最终目标第32页
    4.2 实验准备第32-34页
        4.2.1 实验研究思路第32-33页
        4.2.2 教学实验要求第33页
        4.2.3 教学实验方案第33-34页
        4.2.4 实验中的因子第34页
        4.2.5 监测的相关量第34页
        4.2.6 有效消除干扰变量的影响第34页
    4.3 教学实验执行阶段第34-35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4.5 学生对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评价第38页
    4.6 实验启示第38-40页
        4.6.1 优化教学过程第38-39页
        4.6.2 提升教学效果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附录第41-48页
    附录一: 教学实验后测问卷第41-43页
    附录二: 教学实例《幂函数》教学设计第43-46页
    附录三: 计算机辅助基本初等函数教学法的评价研究学生问卷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