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国有企业经济论文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资本运营安全性相关理论第21-31页
    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础理论第21-25页
        2.1.1 国有企业的概念第21页
        2.1.2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第21-22页
        2.1.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第22-24页
        2.1.4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形式第24-25页
    2.2 资本运营安全性基础理论第25-27页
        2.2.1 资本运营的含义第25-26页
        2.2.2 资本运营安全性的界定第26-27页
        2.2.3 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内容第27页
        2.2.4 资本运营安全性的表征变量第27页
    2.3 资本运营安全性理论基础第27-31页
        2.3.1 产权理论第27-28页
        2.3.2 委托代理理论第28页
        2.3.3 公司治理理论第28-29页
        2.3.4 财务治理理论第29-30页
        2.3.5 系统管理理论第30-31页
3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资本运营安全性现状分析第31-44页
    3.1 国有企业改革现状第31-33页
        3.1.1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第31-32页
        3.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第32-33页
    3.2 国有资本运营安全性现状第33-40页
        3.2.1 国有资本运营稳中提质第33-35页
        3.2.2 国有资本流失依然存在第35-36页
        3.2.3 资本运营安全性比较分析第36-40页
    3.3 国企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第40-44页
        3.3.1 股权集中度第40-41页
        3.3.2 股权制衡度第41-42页
        3.3.3 股权性质第42-44页
4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资本运营安全性模型构建第44-49页
    4.1 模型指标的选取原则第44页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第44-46页
        4.2.1 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第44-45页
        4.2.2 国企资本运营安全性影响因素第45-46页
    4.3 模型变量的选取第46-48页
        4.3.1 被解释变量第46页
        4.3.2 解释变量第46-47页
        4.3.3 控制变量第47-48页
    4.4 资本运营安全性模型构建第48-49页
        4.4.1 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模型构建第48页
        4.4.2 影响资本运营安全性模型构建第48-49页
5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资本运营安全性实证分析第49-57页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49页
        5.1.1 样本选取第49页
        5.1.2 数据来源第49页
    5.2 资本运营安全性数据检验结果与分析第49-57页
        5.2.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第49-52页
        5.2.2 回归分析第52-54页
        5.2.3 稳健性检验第54-57页
6 提高混改企业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建议与对策第57-61页
    6.1 提高混改企业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宏观建议第57-58页
        6.1.1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第57页
        6.1.2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第57-58页
        6.1.3 规范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程序与方式第58页
    6.2 提高混改企业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微观对策第58-61页
        6.2.1 建立资本运营安全性预警机制第58页
        6.2.2 提高股权集中度第58-59页
        6.2.3 提高股权制衡度第59页
        6.2.4 引入法人股第59页
        6.2.5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售与现售集成模式下考虑质量水平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下一篇:高新技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以Y公司并购W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