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21-22页 |
2.1.2 制造业 | 第22页 |
2.1.3 产业链、价值链、产业价值链 | 第22-23页 |
2.1.4 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 第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价值链升级理论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27-33页 |
3.1 供给侧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因素 | 第27-30页 |
3.1.1 最基本的供给因素:资本和劳动力 | 第27页 |
3.1.2 技术创新 | 第27-28页 |
3.1.3 生产性服务业 | 第28页 |
3.1.4 制度供给 | 第28-29页 |
3.1.5 对外开放 | 第29页 |
3.1.6 制造业规模 | 第29-30页 |
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30-32页 |
3.2.1 供给侧与制造业之间内在关系 | 第30页 |
3.2.2 结构性改革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 第30-31页 |
3.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机制分析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辽宁省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现状与评价 | 第33-45页 |
4.1 辽宁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3-36页 |
4.1.1 产业结构与布局 | 第33-34页 |
4.1.2 产权结构 | 第34-35页 |
4.1.3 产业效益 | 第35-36页 |
4.2 辽宁省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状况测度 | 第36-44页 |
4.2.1 测度指标体系 | 第37页 |
4.2.2 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4.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8-42页 |
4.2.4 辽宁省制造业各产业综合评价 | 第42-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供给侧影响辽宁省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因素及存在问题 | 第45-54页 |
5.1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第45-47页 |
5.1.1 模型选择及设计思路 | 第45页 |
5.1.2 指标体系设计 | 第45-47页 |
5.2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7-49页 |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7页 |
5.2.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5.2.3 模型构建 | 第48页 |
5.2.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5.3 辽宁省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9-53页 |
5.3.1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 第49-50页 |
5.3.2 工业总体产能过剩、尤其是重化工业 | 第50-51页 |
5.3.3 科研投入较低,技术创新体系落后 | 第51页 |
5.3.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 | 第51-52页 |
5.3.5 所有制结构单一,对外开放度低 | 第52-53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53-54页 |
6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辽宁省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54-59页 |
6.1 要素层面的对策 | 第54-55页 |
6.1.1 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 | 第54页 |
6.1.2 加大研发投入 | 第54-55页 |
6.1.3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第55页 |
6.2 企业层面的对策 | 第55-56页 |
6.2.1 处置“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 第55-56页 |
6.2.2 推进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 | 第56页 |
6.2.3 提升外贸层次 | 第56页 |
6.3 政府层面的对策 | 第56-58页 |
6.3.1 坚持政府扶持 | 第57页 |
6.3.2 创新人才培养 | 第57-58页 |
6.4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