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及其与多孔金属镍的复合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1.1 配位聚合物概述第9-10页
    1.2 配位聚合物的功能特性第10-14页
        1.2.1 吸附材料第10-11页
        1.2.2 荧光材料第11-13页
        1.2.3 催化材料第13页
        1.2.4 磁性材料第13-14页
    1.3 多孔金属材料的概述第14-15页
    1.4 多孔金属材料的应用第15-17页
        1.4.1 电极材料第15页
        1.4.2 催化材料第15-16页
        1.4.3 吸声材料第16-17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进展第17-21页
    参考文献第21-25页
第二章 多孔金属的制备及表征第25-37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多孔金属镍的制备第26-28页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6-27页
        2.2.2 多孔金属镍的制备过程第27-28页
    2.3 多孔金属镍的表征第28-30页
        2.3.1 多孔金属镍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28页
        2.3.2 多孔金属镍的扫描电镜分析第28-30页
    2.4 多孔金属铜的制备第30-32页
        2.4.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0页
        2.4.2 多孔金属铜的制备过程第30-31页
        2.4.3 制备多孔金属铜的结果与讨论第31-32页
    2.5 小结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7页
第三章 热压法制备经典配合物与多孔金属镍的复合研究第37-57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8-39页
    3.3 对苯二甲酸与Al(Ⅲ)、Zr(Ⅳ)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39-42页
        3.3.1 UIO-66(Zr)、MIL-53(Al)的合成第39页
        3.3.2 UIO-66(Zr)、MIL-53(Al)的表征第39-42页
    3.4 均苯三酸与Cu(Ⅱ)、Fe(Ⅲ)配位聚合物合成及表征第42-46页
        3.4.1 HKUST-1、MIL-100(Fe)的合成第42-43页
        3.4.2 HKUST-1、MIL-100(Fe)的表征第43-46页
    3.5 3,3′,5,5′-联苯四羧酸与In(Ⅲ)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46-49页
        3.5.1 MFM-300(In)的合成第46页
        3.5.2 MFM-300(In)的表征第46-49页
    3.6 经典配合物与多孔金属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49-51页
        3.6.1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9页
        3.6.2 复合材料的表征第49-51页
    3.7 小结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第四章 基于3,5-二(2′,5′-对苯二甲酸)苯甲酸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第57-75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8-59页
    4.3 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测定第59-62页
        4.3.1 配合物1、2的合成第59-60页
        4.3.2 配合物1、2的结构第60-62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2-70页
        4.4.1 配合物1、2的结构描述第62-65页
        4.4.2 配合物1、2的性质研究第65-70页
    4.5 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总结第75-77页
附录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萘酰亚胺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黄酮醇类及其衍生物的光诱导CO释放分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