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选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选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 国外角色扮演理论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2. 国内角色扮演理论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2. 访谈法 | 第16-17页 |
3.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4. 课堂观察法 | 第17-18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 第18-27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含义 | 第18-19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特点 | 第19-21页 |
1. 仿真性 | 第19页 |
2. 互动性 | 第19页 |
3. 体验性 | 第19-20页 |
4. 民主性 | 第20-21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意义 | 第21-27页 |
1. 激发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力 | 第21-22页 |
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2-25页 |
3.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第25-27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一) 情境设置不合理 | 第27-28页 |
1. 学生对情境的陌生和不了解 | 第27-28页 |
2. 教师对情境过度干预或者过度放任 | 第28页 |
(二) 学生参与不全面 | 第28-31页 |
1. 数量上的参与不全面 | 第28-29页 |
2. 质量上的参与不全面 | 第29-31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策略 | 第31-34页 |
(一) 创设合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 第31-32页 |
(二) 克服外在因素,吸引学生参与 | 第32-33页 |
(三) 及时教学反思,提高扮演质量 | 第33-34页 |
四、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程序 | 第34-43页 |
(一)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准备程序 | 第34-38页 |
1. 设置角色情境 | 第34-35页 |
2. 准备辅助资源 | 第35-36页 |
3. 确定学生角色 | 第36-37页 |
4. 指导学生观众 | 第37-38页 |
(二)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程序 | 第38-40页 |
1. 教师引导调控 | 第38页 |
2. 学生展示表现 | 第38-40页 |
(三)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总结程序 | 第40-43页 |
1. 评价角色扮演 | 第40-41页 |
2. 总结角色扮演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