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富水弱成砂岩隧道力学特性与支护对策研究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4-2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1 富水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第18页
        1.2.2 富水隧道施工工艺研究第18-19页
        1.2.3 富水隧道辅助工法研究第19页
        1.2.4 振动液化研究第19-20页
        1.2.5 斜井进正洞挑高段施工技术研究第20页
        1.2.6 围岩流变效应对支护结构的作用第20-22页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3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第23页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26页
2 富水弱成砂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及粘弹性解析研究第26-72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富水弱成砂岩室内常规试验第27-39页
        2.2.1 试验内容与现场取样第27-28页
        2.2.2 筛分试验第28-29页
        2.2.3 含水率试验第29-31页
        2.2.4 试样密度试验第31-32页
        2.2.5 颗粒密度试验第32-33页
        2.2.6 直剪试验第33-35页
        2.2.7 固结试验第35-38页
        2.2.8 渗透试验第38-39页
    2.3 弱成砂岩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第39-46页
        2.3.1 现场取样与试件制作第39-40页
        2.3.2 不同含水率试件的制作第40-41页
        2.3.3 实验设备第41-43页
        2.3.4 实验数据整理第43-46页
    2.4 弱成砂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第46-58页
        2.4.1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第46-48页
        2.4.2 试验过程第48-49页
        2.4.3 试验结果第49-51页
        2.4.4 弱成砂岩蠕变模型及参数确定第51-57页
        2.4.5 小结第57-58页
    2.5 隧道围岩-衬砌结构相互作用的粘弹性解析第58-69页
        2.5.1 概述第58-59页
        2.5.2 计算假设条件及参数说明第59页
        2.5.3 轴对称圆形洞室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粘弹性分析第59-66页
        2.5.4 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第66-69页
    2.6 本章小结第69-72页
3 隧道施工影响下富水弱成砂岩变形特性与松动范围研究第72-110页
    3.1 隧道围岩变形的时空规律及其机理分析第72-74页
        3.1.1 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分析第72-74页
        3.1.2 围岩变形机理第74页
    3.2 隧道围岩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第74-102页
        3.2.1 计算基本说明第74-75页
        3.2.2 数值模型第75-76页
        3.2.3 参数与工况第76页
        3.2.4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第76-79页
        3.2.5 影响因素分析第79-102页
    3.3 富水弱成砂岩变形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第102-105页
        3.3.1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第102-103页
        3.3.2 围岩变形特征分析第103-105页
        3.3.3 富水弱成砂岩变形机制第105页
    3.4 富水弱成砂岩在隧道施工影响下的松动范围研究第105-108页
        3.4.1 测试原理与方法第106页
        3.4.2 测试断面布置第106-107页
        3.4.3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07-108页
    3.5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4 富水弱成砂岩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第110-128页
    4.1 富水弱成砂岩隧道施工理念第110-112页
        4.1.1 隧道施工基本理念第110-112页
        4.1.2 富水弱成砂岩隧道施工理念确定第112页
    4.2 基于数值模拟的大断面富水弱成砂岩隧道开挖方法比选第112-121页
        4.2.1 可行的开挖方案第112-113页
        4.2.2 数值计算模型第113-116页
        4.2.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116-121页
        4.2.4 开挖方案确定第121页
    4.3 富水弱成砂岩隧道挑高段施工方案优化第121-126页
        4.3.1 挑顶方案一:斜井爬高第122页
        4.3.2 挑顶方案二:小导洞爬高正洞拱部第122-123页
        4.3.3 挑顶方案三:斜井转体进入正洞第123-124页
        4.3.4 挑顶方案四:垂直进入正洞,小导洞两侧喇叭状爬高第124-125页
        4.3.5 富水弱成砂岩挑高段方案选取第125-126页
    4.4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5 富水弱成砂岩隧道支护对策及其效果分析第128-168页
    5.1 引言第128页
    5.2 富水弱成砂岩隧道复合衬砌设计参数与受力特性第128-150页
        5.2.1 复合衬砌设计参数第128-129页
        5.2.2 初期支护受力特性现场试验第129-140页
        5.2.3 二次衬砌受力特性现场试验第140-150页
    5.3 富水弱成砂岩隧道稳定性控制辅助工法第150-166页
        5.3.1 降水方案第150-156页
        5.3.2 注浆方案第156-163页
        5.3.3 液化控制第163-165页
        5.3.4 沉降控制第165-166页
    5.4 本章小结第166-168页
6 结论及展望第168-172页
    6.1 主要结论第168-169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69-170页
    6.3 展望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78页
作者简历第178-18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传感方法与仪器研究
下一篇:氨基甲酸乙酯和大肠杆菌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