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导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13-14页 |
2.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21页 |
3.流动比率指标的评价 | 第21-39页 |
3.1 流动比率优点及重要性 | 第21-24页 |
3.1.1 偿债能力指标评价的意义 | 第21-22页 |
3.1.2 流动比率优点及在衡量短期偿债能力与其他方面的作用 | 第22-24页 |
3.2 流动比率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3.3 流动比率局限性及数据验证 | 第26-30页 |
3.4 流动比率现行参考值的评价 | 第30-37页 |
3.4.1 流动比率经验参考值的使用、性质 | 第30-31页 |
3.4.2 各行业上市公司流动比率数值现状与趋势分析 | 第31-33页 |
3.4.3 流动比率现行参考值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3.4.4 现行参考值的总结分析 | 第37页 |
3.5 运用流动比率标准参考值的可行性及意义 | 第37-39页 |
4.不同行业流动比率标准参考值研究 | 第39-61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39-44页 |
4.1.1 基本思路及可行性 | 第39-40页 |
4.1.2 上市公司样本的选择 | 第40-41页 |
4.1.3 财务指标的选择 | 第41-44页 |
4.2 理论与方法依据 | 第44-45页 |
4.2.1 因子分析法 | 第44页 |
4.2.2 二八理论 | 第44-45页 |
4.3 行业代表选取标准的研究 | 第45-55页 |
4.3.1 使用模型及数据概况 | 第45-46页 |
4.3.2 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 | 第46-52页 |
4.3.3 因子与流动比率相关性研究 | 第52页 |
4.3.4 各行业上市公司相关成分综合得分 | 第52-55页 |
4.4 全行业分类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参考值 | 第55-57页 |
4.4.1 各行业代表参考值确定 | 第55-56页 |
4.4.2 各行业安全参考值确定 | 第56页 |
4.4.3 两种参考值衡量效果初步检验 | 第56-57页 |
4.5 特殊或典型行业标准的解释分析 | 第57-61页 |
5.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1-64页 |
5.1 总体研究思考与结论总结 | 第61-62页 |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