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1.1.1 提出问题 | 第11-12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3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内教育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外教育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1.4.2 实际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教育资源整合案例描述 | 第19-27页 |
2.1 我国目前教育资源整合现状 | 第19-20页 |
2.1.1 我国教育资源的现状 | 第19页 |
2.1.2 我国教育资源整合的内容 | 第19-20页 |
2.1.3 我国教育资源整合的模式 | 第20页 |
2.2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2.2.1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教育资源整合产生的原因 | 第20-21页 |
2.2.2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 | 第21页 |
2.3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实施现状 | 第21-27页 |
2.3.1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定位 | 第21-22页 |
2.3.2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职责 | 第22页 |
2.3.3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和不足 | 第22-27页 |
第三章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制度建立整合分析 | 第27-35页 |
3.1 学校考勤制度 | 第27-29页 |
3.2 教职工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竞聘上岗制度 | 第29-31页 |
3.3 财务管理制度 | 第31-34页 |
3.4 分级部管理制度 | 第34页 |
3.5 存在问题 | 第34页 |
3.6 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人力资源整合分析 | 第35-46页 |
4.1 教师及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 第35-36页 |
4.1.1 教师配置情况 | 第35-36页 |
4.1.2 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 第36页 |
4.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 第36-43页 |
4.2.1 建立人才梯队机制 | 第36-37页 |
4.2.2 卓越的领导 | 第37-38页 |
4.2.3 打造具有特色的能吃苦的管理队伍 | 第38页 |
4.2.4 造就专家型教师队伍 | 第38-42页 |
4.2.5 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 | 第42-43页 |
4.3 学习、交流,拓展眼界,提升队伍 | 第43-44页 |
4.4 课题引领 | 第44页 |
4.5 存在问题 | 第44页 |
4.6 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管理机制整合分析 | 第46-58页 |
5.1 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 第46页 |
5.2 教学特色、课程设置 | 第46-49页 |
5.2.1 总体课程设置: | 第46页 |
5.2.2 教学特色 | 第46-49页 |
5.2.3 作息时间 | 第49页 |
5.3 学校文化建设 | 第49-52页 |
5.4 激励机制的设置 | 第52-56页 |
5.4.1 岗位绩效工资机制 | 第52-53页 |
5.4.2 学期考评奖励制度 | 第53-54页 |
5.4.3 阶段化奖励 | 第54-55页 |
5.4.4 青年教师帮扶结对奖励机制 | 第55页 |
5.4.5 教师综合考评机制 | 第55-56页 |
5.5 存在问题 | 第56页 |
5.6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案例研究的总结 | 第58页 |
6.2 启示和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