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与协调 | 第10-11页 |
1.2.2 习惯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 第11-12页 |
1.2.3 西藏地区法治建设研究 | 第12-13页 |
1.2.4 西藏地区婚姻家庭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5 文献研究趋势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习惯法和制定法冲突与变迁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3页 |
2.1 法学研究范式的选择 | 第17-18页 |
2.2 习惯与习惯法 | 第18-19页 |
2.3 家庭生产理论 | 第19-20页 |
2.4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0-21页 |
2.5 制定法和习惯法选择与调适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西藏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及其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 | 第23-41页 |
3.1 西藏藏族婚姻家庭制定法现状 | 第23-27页 |
3.1.1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与《民法总则》 | 第23-24页 |
3.1.2 婚姻法 | 第24-25页 |
3.1.3 变通条例 | 第25-26页 |
3.1.4 与继承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26页 |
3.1.5 西藏地方相关地方性法规 | 第26-27页 |
3.2 西藏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 | 第27-37页 |
3.2.1 西藏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现状 | 第27-34页 |
3.2.1.1 关于西藏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一个总述 | 第27-28页 |
3.2.1.2 婚姻缔结 | 第28-30页 |
3.2.1.2.1 实行严格血缘外婚制 | 第28-29页 |
3.2.1.2.2 早婚 | 第29页 |
3.2.1.2.3 注重婚姻实质 | 第29-30页 |
3.2.1.3 婚姻形式 | 第30-33页 |
3.2.1.3.1 多偶夫妻形式 | 第31-32页 |
3.2.1.3.2 单身母亲形式 | 第32-33页 |
3.2.1.4 婚姻解除 | 第33-34页 |
3.2.1.4.1 解除条件 | 第33-34页 |
3.2.1.4.2 解除程序 | 第34页 |
3.2.2 西藏藏族婚姻习惯法的基础 | 第34-37页 |
3.2.2.1 地理因素 | 第35页 |
3.2.2.2 社会历史因素 | 第35页 |
3.2.2.3 经济因素 | 第35-36页 |
3.2.2.4 文化因素 | 第36-37页 |
3.2.3 西藏藏族婚姻习惯法的意义 | 第37页 |
3.3 西藏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 | 第37-41页 |
3.3.1 婚姻缔结冲突 | 第37-39页 |
3.3.1.1 严格血缘外婚制受到冲击 | 第38页 |
3.3.1.2 早婚习惯与制定法冲突 | 第38页 |
3.3.1.3 婚姻登记制度作用未得到发挥 | 第38-39页 |
3.3.2 婚姻形式冲突 | 第39页 |
3.3.2.1 多偶现象得不到法律保护 | 第39页 |
3.3.2.2 父亲的抚养责任缺位 | 第39页 |
3.3.3 婚姻解除冲突 | 第39-41页 |
3.3.3.1 因病解除违背婚姻法立法精神 | 第39-40页 |
3.3.3.2 多偶夫妻单方解除方式过于随意 | 第40页 |
3.3.3.3 解除涉及彩礼返还缺乏法律支持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西藏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与制定法冲突原因 | 第41-45页 |
4.1 适用范围差异 | 第41-42页 |
4.1.1 制定法适用范围广 | 第41-42页 |
4.1.2 习惯法适用范围窄 | 第42页 |
4.2 建立路径差异 | 第42-43页 |
4.2.1 制定法以自上而下模式建立 | 第42页 |
4.2.2 习惯法以自下而上模式建立 | 第42-43页 |
4.3 运行模式差异 | 第43-45页 |
4.3.1 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 | 第43页 |
4.3.2 依靠熟人社会自发监督机制实施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促进西藏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向制定法变迁的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5.1 立法措施 | 第45-46页 |
5.1.1 坚持习惯法补充法源地位 | 第46页 |
5.1.2 完善人民调解法律制度 | 第46页 |
5.2 司法措施 | 第46-47页 |
5.2.1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 第46-47页 |
5.2.2 积极开展诉前调解 | 第47页 |
5.2.3 强化执法力量做好执法工作 | 第47页 |
5.3 行政措施 | 第47-50页 |
5.3.1 引导基层自治组织促进习惯法变迁 | 第48页 |
5.3.2 适度加强行政干预 | 第48页 |
5.3.3 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 第48页 |
5.3.4 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 | 第48-49页 |
5.3.5 健全法律援助平台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