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AMF—芦苇共生体系对Cd的赋存与响应机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35页
    1.1 课题背景第15-16页
    1.2 重金属Cd污染来源及毒性第16-21页
        1.2.1 重金属Cd的污染来源第16-17页
        1.2.2 重金属Cd的毒性第17-21页
    1.3 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第21-27页
        1.3.1 物理修复法第21-22页
        1.3.2 化学修复法第22-23页
        1.3.3 生物修复法第23-27页
    1.4 AMF-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第27-32页
        1.4.1 AMF-植物联合修复技术概述第27-28页
        1.4.2 AMF对宿主植物耐重金属胁迫的影响第28-29页
        1.4.3 AMF对宿主植物耐重金属胁迫的机制第29-32页
    1.5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2-35页
        1.5.1 课题来源第32页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2-33页
        1.5.3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1.5.4 技术路线第34-35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35-46页
    2.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2.1.1 供试菌株及植物第35页
        2.1.2 实验仪器设备第35-36页
        2.1.3 实验试剂第36页
    2.2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2.1 丛枝菌根真菌的扩繁方法第36-37页
        2.2.2 AMF-芦苇共生体系的构建第37-38页
    2.3 检测项目及方法第38-43页
        2.3.1 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参数测定第38页
        2.3.2 植物体内元素分析第38-39页
        2.3.3 植物细胞内Cd分布特征分析第39-41页
        2.3.4 植物体内Cd的赋存形态分析第41-42页
        2.3.5 植物根系Cd元素微区分布第42页
        2.3.6 植物根系抗氧化组分分析第42-43页
    2.4 数据处理第43-46页
        2.4.1 转运系数分析第43-44页
        2.4.2 相对浓度分析第44页
        2.4.3 统计学分析第44-46页
第3章 AMF-芦苇共生体系对Cd胁迫的生长响应第46-64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AMF-芦苇共生系统对Cd胁迫的生长响应第46-50页
    3.3 Cd胁迫下AMF-芦苇共生体系中营养元素吸收的变化第50-56页
        3.3.1 共生体系中营养元素总量分析第51-54页
        3.3.2 共生体系各营养器官中营养元素分布的变化第54-56页
    3.4 Cd胁迫下芦苇体内Cd与营养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第56-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AMF-芦苇共生体系对Cd的赋存及分布分析第64-93页
    4.1 引言第64-65页
    4.2 AMF-芦苇共生体系对营养器官内Cd富集的影响第65-76页
        4.2.1 共生体系内不同营养器官中Cd浓度分布第65-69页
        4.2.2 共生体系各营养器官中Cd浓度百分比及总浓度的变化第69-72页
        4.2.3 共生体系中Cd吸收量分析第72-73页
        4.2.4 共生体系中Cd元素相关转运系数分析第73-76页
    4.3 Cd胁迫下AMF-芦苇共生体系中细胞内Cd分布分析第76-84页
        4.3.1 Cd在亚细胞分布特征第77-80页
        4.3.2 Cd胁迫下芦苇细胞结构变化第80-84页
    4.4 AMF-芦苇共生体系对Cd的赋存形态分析第84-91页
        4.4.1 AMF-芦苇共生体系中Cd化学形态的变化第84-89页
        4.4.2 AMF-芦苇共生体系中官能团的变化第89-91页
    4.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5章 AMF提高芦苇根系对Cd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第93-117页
    5.1 引言第93页
    5.2 AMF对芦苇根系中Cd的吸收特性的影响第93-99页
        5.2.1 胁迫时间对芦苇根系Cd含量的影响第94-96页
        5.2.2 胁迫时间对芦苇根系Cd分布的影响第96-99页
    5.3 Cd胁迫下AMF-芦苇共生体系中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第99-108页
        5.3.1 根系抗逆组分的变化第99-101页
        5.3.2 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第101-104页
        5.3.3 根系抗氧化物(巯基化合物)的变化第104-108页
    5.4 Cd胁迫下根系二价金属离子的变化第108-111页
    5.5 AMF-芦苇共生体系对Cd的毒害生理响应第111-116页
    5.6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结论第117-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个人简历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污水中斜生栅藻产脂促进条件及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蛋白型微生物絮凝剂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能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