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蛋白型微生物絮凝剂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能与机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41页
    1.1 课题背景第15页
    1.2 重金属的危害及来源第15-17页
        1.2.1 重金属的危害及来源第15-16页
        1.2.2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来源第16-17页
    1.3 水环境中重金属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7-24页
        1.3.1 化学处理法第18-20页
        1.3.2 物理化学处理法第20-22页
        1.3.3 生物处理法第22-24页
    1.4 微生物絮凝剂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第24-37页
        1.4.1 微生物絮凝剂简介第24-26页
        1.4.2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结构第26-28页
        1.4.3 微生物絮凝剂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和影响因素第28-31页
        1.4.4 微生物絮凝剂吸附重金属过程模拟:吸附等温及动力学模型第31-34页
        1.4.5 微生物絮凝剂吸附重金属的机制第34-36页
        1.4.6 微生物絮凝剂的磁性分离第36页
        1.4.7 微生物絮凝剂吸附重金属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36-37页
    1.5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7-41页
        1.5.1 课题来源第37页
        1.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7-39页
        1.5.3 研究内容第39页
        1.5.4 技术路线第39-41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1-50页
    2.1 实验材料第41-43页
        2.1.1 实验菌株第41页
        2.1.2 实验仪器第41-42页
        2.1.3 实验试剂第42-43页
        2.1.4 培养基第43页
    2.2 实验方法第43-50页
        2.2.1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第43页
        2.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分分析第43-46页
        2.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分析第46页
        2.2.4 微生物絮凝剂去除重金属的实验方法第46-47页
        2.2.5 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分析方法第47-48页
        2.2.6 仪器光谱检测方法第48-50页
第3章 微生物絮凝剂MFX的组分特性及其磁性分离第50-69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微生物絮凝剂MFX的组成结构分析第50-54页
        3.2.1 微生物絮凝剂MFX的组分分析第51-54页
        3.2.2 微生物絮凝剂MFX的官能团结构分析第54页
    3.3 微生物絮凝剂MFX的理化特性研究第54-59页
        3.3.1 微生物絮凝剂MFX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第55-56页
        3.3.2 微生物絮凝剂MFX荷电特性第56-57页
        3.3.3 微生物絮凝剂MFX荧光特性第57页
        3.3.4 微生物絮凝剂MFX氧化还原特性第57-59页
    3.4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能第59-61页
    3.5 微生物絮凝剂MFX的磁性分离第61-67页
        3.5.1 磁性微生物絮凝剂Fe3O4@MFX的合成第62-63页
        3.5.2 磁性微生物絮凝剂Fe3O4@MFX的表面形貌及特性分析第63-65页
        3.5.3 磁性合成对MFX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第65-66页
        3.5.4 磁性微生物絮凝剂Fe3O4@MFX的循环再生第66-67页
    3.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第69-97页
    4.1 引言第69页
    4.2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水中Pb(II)的去除第69-84页
        4.2.1 微生物絮凝剂MFX去除Pb(II)的影响因素第70-74页
        4.2.2 微生物絮凝剂MFX去除Pb(II)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第74-79页
        4.2.3 微生物絮凝剂MFX吸附Pb(II)的机制解析第79-84页
    4.3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水中Cr(VI)的去除第84-95页
        4.3.1 微生物絮凝剂MFX投加量对Cr(VI)去除的影响第84-86页
        4.3.2 微生物絮凝剂MFX去除Cr(VI)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第86-91页
        4.3.3 微生物絮凝剂MFX还原Cr(VI)的机制解析第91-95页
    4.4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水中共存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第97-113页
    5.1 引言第97页
    5.2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单一体系中Cu(II)和Zn(II)的吸附效能第97-101页
    5.3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共存体系中Cu(II)和Zn(II)的竞争吸附效能第101-107页
        5.3.1 共存体系中Cu(II)和Zn(II)的吸附效能的对比第101-103页
        5.3.2 共存体系中Cu(II)和Zn(II)的竞争吸附数学模型第103-105页
        5.3.3 共存体系中Cu(II)和Zn(II)竞争吸附的计算机模拟第105-107页
    5.4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共存体系中Cu(II)和Zn(II)的竞争吸附机制第107-112页
        5.4.1 与Cu(II)和Zn(II)吸附相关的功能官能团的定位第108-109页
        5.4.2 功能官能团对Cu(II)和Zn(II)的吸附亲和力对比第109-112页
    5.5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结论第113-116页
    创新点第115页
    展望与建议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3-136页
致谢第136-138页
个人简历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MF—芦苇共生体系对Cd的赋存与响应机制
下一篇:天然有机物对锰和臭氧氧化过程的影响及其转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