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推进系统(发动机、推进器)论文--特种发动机论文

空心阴极稳态寿命限制机理及拓展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空心阴极长寿命实验研究现状第12-22页
        1.3.1 空心阴极失效形式第12-13页
        1.3.2 钨顶孔和发射体腐蚀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3 触持极腐蚀现状第18-21页
        1.3.4 国内空心阴极长寿命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空心阴极腐蚀产物测量研究现状第22-24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4-26页
第2章 空心阴极稳态特性随时间变化实验研究第26-48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装置及参数测量方法第26-30页
        2.2.1 真空系统简介第26-27页
        2.2.2 5kW推力器空心阴极简介第27页
        2.2.3 空心阴极数据采集发方法第27-28页
        2.2.4 实验步骤第28页
        2.2.5 Comsol仿真模型第28-30页
    2.3 空心阴极宏观放电参数变化规律及机理分析第30-37页
        2.3.1 空心阴极点火对阴极放电的影响第30-31页
        2.3.2 空心阴极稳态放电特性的演化规律第31-33页
        2.3.3 空心阴极振荡特性的演化规律第33-37页
    2.4 空心阴极传热特性演化规律分析第37-40页
        2.4.1 空心阴极温度分布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第37-39页
        2.4.2 空心阴极温度随时间演化的规律第39-40页
    2.5 空心阴极腐蚀特性演化规律第40-43页
        2.5.1 空心阴极触持极腐蚀第40-42页
        2.5.2 空心阴极腐蚀产物的再沉积第42-43页
    2.6 空心阴极稳态光谱特性第43-46页
        2.6.1 空心阴极羽流区变化趋势第43-44页
        2.6.2 空心阴极仿真模拟第44-46页
    2.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放电模式对空心阴极寿命影响机理研究第48-63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振荡过程等离子体参数测量方法第48-52页
        3.2.1 三探针测量电子温度及等离子体密度方法第48-50页
        3.2.2 三探针位置的选取第50-51页
        3.2.3 RPA探针测量离子能量分布第51-52页
    3.3 空心阴极放电振荡对离子能量分布的影响第52-55页
        3.3.1 空心阴极振荡变化规律第52-53页
        3.3.2 振荡幅值对离子能量分布的影响第53-55页
    3.4 放电模式对等离子体特征参数振荡的影响第55-60页
        3.4.1 实验测量空心阴极羽流区等离子体参数第55-56页
        3.4.2 阴极等离子体特征参数振荡分析第56-58页
        3.4.3 阴极振荡对高能离子产生影响分析第58-60页
    3.5 振荡对阴极腐蚀的机理分析第60-62页
        3.5.1 离子能量加速腐蚀机理分析第60-61页
        3.5.2 空心阴极触持极腐蚀机理分析第61-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空心阴极放电模式优化研究第63-78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磁场对空心阴极放电振荡影响第63-70页
        4.2.1 磁场构型设计第63-64页
        4.2.2 磁场对振荡的影响第64-66页
        4.2.3 磁场对振荡频率的影响第66-68页
        4.2.4 磁场对振荡影响的机理分析第68-70页
    4.3 供气流量对空心阴极放电振荡影响第70-72页
        4.3.1 供气流量对振荡的影响第70-71页
        4.3.2 供气流量对离子能量的影响及分析第71-72页
    4.4 放电回路对空心阴极放电振荡影响第72-76页
        4.4.1 电容对振荡幅值的影响第72-73页
        4.4.2 电容对振荡频率的影响第73-74页
        4.4.3 电感对振荡幅值的影响第74页
        4.4.4 电感对振荡频率的影响第74-75页
        4.4.5 放电回路对振荡影响机理分析第75-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空心阴极腐蚀产物在线监测方法研究第78-91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阴极腐蚀产物光谱信号测量方法第78-84页
        5.2.1 实验装置介绍第78-80页
        5.2.2 腐蚀产物及谱线选取第80-81页
        5.2.3 光谱信号的采集第81-84页
    5.3 腐蚀产物光谱信号测量结果及分析第84-87页
        5.3.1 光谱线号测量结果及处理第84-86页
        5.3.2 腐蚀结果分析第86-87页
    5.4 空心阴极腐蚀产物在线监测拓展研究第87-90页
        5.4.1 收集光信号的增强方法第87页
        5.4.2 空心阴极其他材料腐蚀信号测量第87-88页
        5.4.3 腐蚀产物计算模型第88-90页
    5.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行器舱段柔性装配系统设计及控制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知识的宇航员月面导航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