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聚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用作高电压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和粘结剂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锂电池概述第11-14页
        1.2.1 锂电池发展历史第11-12页
        1.2.2 锂电池的基本组成第12-14页
        1.2.3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页
    1.3 高电压正极活性材料——LiCoO_2、LiNi_(0.5)Mn_(1.5)O_4概述第14-15页
    1.4 锂电池电解质第15-20页
        1.4.1 聚合物电解质概述第15-16页
        1.4.2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概述第16-19页
        1.4.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概述第19-20页
    1.5 粘结剂第20-23页
        1.5.1 油性粘结剂概述第21-22页
        1.5.2 水性粘结剂概述第22-23页
    1.6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多功能性聚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用作4.45V钴酸锂/锂金属电池电解质第25-51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32页
        2.2.1 实验药品及材料第26页
        2.2.2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3 聚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第27-28页
        2.2.4 电化学的表征第28-29页
        2.2.5 样品的表征第29-31页
        2.2.6 理论计算第31页
        2.2.7 钴酸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1页
        2.2.8 电池的组装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49页
        2.3.1 聚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第32页
        2.3.2 聚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第32-35页
        2.3.3 电解质的极化第35-36页
        2.3.4 4.45VLiCoO_2/PMM-CPE/Li电池的电池性能第36-41页
        2.3.5 P(MVE-MA)和PC的LUMO、HOMO的理论计算第41-42页
        2.3.6 4.45VLiCoO_2/Li电池循环后锂金属负极的表征第42-45页
        2.3.7 4.45VLiCoO_2/Li电池循环后LiCoO_2正极的表征第45-48页
        2.3.8 PMM-CPE在4.45VLiCoO_2/Li电池的作用机制第48-49页
        2.3.9 PMM-CPE在柔性电池中的应用第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聚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用作高电压镍锰酸锂粘结剂第51-61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4页
        3.2.1 实验药品及材料第51-52页
        3.2.2 实验仪器第52-53页
        3.2.3 样品的表征第53页
        3.2.4 不同材料粘结剂的制备第53页
        3.2.5 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第53-54页
        3.2.6 电池的组装第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3.3.1 镍锰酸锂极片的剥离强度第54-55页
        3.3.2 5.0VLNMO/Li半电池的电化学滴定曲线第55页
        3.3.3 5.0VLNMO/Li半电池的电池性能第55-58页
        3.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第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子点敏化ZnO纳米棒太阳能电池及对电极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环境荷载下多桩式海上风机整体结构的力学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