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七年级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理解水平及教师预估一致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基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思考第8页
        1.1.2 基于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诉求第8-9页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0-11页
    1.4 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3-29页
    2.1 文献综述第13-24页
        2.1.1 国内外有关“用字母表示数”的研究第14-20页
        2.1.2 国内外有关教育的一致性研究第20-23页
        2.1.3 对研究的简评第23-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29页
        2.2.1 SOLO分类理论——学习质量评价第24-26页
        2.2.2 “SEC”模型——一致性研究的工具第26-29页
第3章 “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分析第29-38页
    3.1 《课程标准》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要求第29-31页
    3.2 “用字母表示数”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呈现第31-35页
        3.2.1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用字母表示数”相关内容第32-34页
        3.2.2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用字母表示数”相关内容第34-35页
    3.3 小学与七年级“用字母表示数”内容及教学的对比分析第35-38页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38-47页
    4.1 研究工具的设计第38-44页
        4.1.1 七年级“用字母表示数”理解水平测试卷设计第38-42页
        4.1.2 一致性水平计算及评定工具第42-44页
    4.2 调查实施第44-47页
        4.2.1 调查对象选择第44-45页
        4.2.2 正式测试及数据的收集第45-47页
第5章 “用字母表示数”理解水平及预估一致性研究第47-72页
    5.1 感知维度学生理解水平及教师预估一致性分析第47-54页
        5.1.1 学生理解水平现状第47-49页
        5.1.2 一致性水平层次分析第49-50页
        5.1.3 一致性水平的教龄差异分析第50-52页
        5.1.4 一致性水平高低的原因分析第52-54页
    5.2 表达维度学生理解水平及教师预估一致性分析第54-60页
        5.2.1 学生理解水平现状第54-56页
        5.2.2 一致性水平层次分析第56-57页
        5.2.3 一致性水平的教龄差异分析第57-58页
        5.2.4 一致性水平高低的原因分析第58-60页
    5.3 操作维度学生理解水平及教师预估一致性分析第60-67页
        5.3.1 学生理解水平现状第60-63页
        5.3.2 一致性水平层次分析第63-64页
        5.3.3 一致性水平的教龄差异分析第64-65页
        5.3.4 一致性水平高低的原因分析第65-67页
    5.4 对中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相关内容的教师访谈结果第67-68页
    5.5 小结第68-72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72-77页
    6.1 研究结论第72-74页
    6.2 研究建议第74-75页
    6.3 反思与展望第75-77页
附录A “用字母表示数”测试卷第77-80页
附录B “用字母表示数”教师预估卷第80-85页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POS理论的初中数学概念微课设计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