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专用汽车论文

拉臂式自装卸装置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来源第11-12页
    1.2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现代设计方法概述第13-16页
        1.3.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第13-14页
        1.3.2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第14-15页
        1.3.3 CAD/CAE集成技术第15-16页
    1.4 课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6-19页
第2章 拉臂式自装卸装置铰点优化第19-36页
    2.1 优化设计理论介绍第19-21页
        2.1.1 优化设计概述第19页
        2.1.2 机械优化设计第19-21页
    2.2 铰点优化的研究方法介绍第21-22页
    2.3 拉臂装置总体结构及作业方式第22-27页
        2.3.1 拉臂装置总体结构第22-25页
        2.3.2 拉臂车作业方式第25-27页
    2.4 滑移式拉臂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7-32页
        2.4.1 卸箱作业时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8-31页
        2.4.2 卸料作业时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1-32页
    2.5 滑移式拉臂装置铰点位置优化第32-35页
        2.5.1 确定目标函数第32页
        2.5.2 确定设计变量第32页
        2.5.3 确定约束条件第32-33页
        2.5.4 优化结果第33-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拉臂式自装卸装置PRO/E二次开发系统第36-49页
    3.1 国内PRO/E二次开发介绍及本文研究内容第36-37页
    3.2 自顶向下的骨架模型第37-40页
        3.2.1 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第37页
        3.2.2 骨架模型介绍第37-38页
        3.2.3 建立拉臂装置参数化模型第38-40页
    3.3 表达式法实现参数化第40-41页
        3.3.1 表达式法实现参数化的原理第40页
        3.3.2 表达式法在拉臂装置设计中的应用第40-41页
    3.4 拉臂装置PRO/E二次开发系统设计第41-44页
        3.4.1 开发环境介绍第41-42页
        3.4.2 PRO/E二次开发工具介绍第42-43页
        3.4.3 对话框技术及其应用第43-44页
    3.5 拉臂装置数据管理系统第44-45页
    3.6 添加参数协调关系表达式第45-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拉臂式自装卸装置结构有限元分析第49-68页
    4.1 有限元分析理论介绍第49-50页
        4.1.1 有限元法概述第49页
        4.1.2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第49-50页
        4.1.3 ANSYS软件介绍第50页
    4.2 建立拉臂装置简化模型第50-55页
        4.2.1 拉臂装置简化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第50-53页
        4.2.2 提取作业时垃圾箱作用力第53-54页
        4.2.3 模型干涉检查第54-55页
    4.3 建立拉臂装置三维有限元模型第55-58页
        4.3.1 模型简化第55-56页
        4.3.2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56页
        4.3.3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56-57页
        4.3.4 边界条件第57-58页
    4.4 卸箱和卸料工况有限元分析第58-66页
        4.4.1 确定模型特征点第58-60页
        4.4.2 卸料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第60-63页
        4.4.3 卸箱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第63-66页
    4.5 数值解和解析解对比第66-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拉臂式自装卸装置辅助设计软件介绍第68-77页
    5.1 软件功能模块介绍第68-75页
        5.1.1 铰点位置优化第68-70页
        5.1.2 PRO/E二次开发系统第70-71页
        5.1.3 分析与计算第71-75页
    5.2 各模块间数据传递第75页
    5.3 其他辅助设计模块介绍第75-76页
        5.3.1 关键轴校核第75-76页
        5.3.2 液压缸选型第76页
    5.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作者简介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车载故障检测与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汽车轮毂用A356铝合金的精炼及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