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载故障检测与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车载安全系统的发展与研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外车载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防撞系统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结构和重点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车载故障检测与安全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理论 | 第17-27页 |
2.1 车载故障检测与安全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18页 |
2.1.1 车载安全系统功能设计 | 第17-18页 |
2.1.2 车载系统功能设计要求分析 | 第18页 |
2.2 嵌入式技术介绍和方案选取 | 第18-19页 |
2.2.1 嵌入式处理器选择 | 第18页 |
2.2.2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 第18-19页 |
2.3 车载故障诊断系统 | 第19-22页 |
2.3.1 车载自诊断系统原理 | 第19-21页 |
2.3.2 车载诊断系统标准协议 | 第21-22页 |
2.4 车载测距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2.4.1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 第22-23页 |
2.4.2 毫米波雷达测距传感器 | 第23-24页 |
2.4.3 激光测距传感器 | 第24页 |
2.4.4 测距传感器选择 | 第24页 |
2.5 CAN总线原理 | 第24-26页 |
2.5.1 CAN总线介绍 | 第24-25页 |
2.5.2 CAN总线特点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车载防碰撞算法研究 | 第27-37页 |
3.1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概述与分析 | 第27页 |
3.2 汽车安全距离模型建立 | 第27-33页 |
3.2.1 驾驶行为分析 | 第28页 |
3.2.2 制动过程分析 | 第28-30页 |
3.2.3 前后向安全距离模型确立 | 第30-33页 |
3.3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分析 | 第33-36页 |
3.3.1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构成 | 第34页 |
3.3.2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分析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车载终端系统硬件设计 | 第37-47页 |
4.1 车载系统硬件设计 | 第37-38页 |
4.2 主控平台开发板简介 | 第38-40页 |
4.2.1 SDRAM存储器接口电路 | 第38-39页 |
4.2.2 NAND Flash接口电路 | 第39页 |
4.2.3 SD卡接口电路 | 第39-40页 |
4.3 人机交互接口电路 | 第40-41页 |
4.4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4.4.1 远程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41页 |
4.4.2 CAN总线模块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4.5 数据采集各模块设计 | 第42-46页 |
4.5.1 防撞模块采集设计 | 第42-44页 |
4.5.2 车载OBD模块设计 | 第44-45页 |
4.5.3 胎压监测系统模块设计 | 第45-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车载安全核心系统定制 | 第47-59页 |
5.1 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概述 | 第47页 |
5.2 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47-48页 |
5.3 BOOTLOADER移植 | 第48-49页 |
5.3.1 Bootloader选择 | 第48-49页 |
5.3.2 U-boot针对ARM9平台的移植 | 第49页 |
5.4 LINUX内核移植 | 第49-50页 |
5.5 构建根文件系统 | 第50-53页 |
5.5.1 嵌入式文件系统概述 | 第50-51页 |
5.5.2 根文件系统的构建 | 第51-53页 |
5.6 车载安全系统相关设备驱动设计 | 第53-58页 |
5.6.1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开发方法 | 第53-54页 |
5.6.2 LCD显示设备驱动设计 | 第54-55页 |
5.6.3 电阻触摸屏设备驱动设计 | 第55-56页 |
5.6.4 CAN总线设备驱动设计 | 第56-58页 |
5.6.5 外扩存储器设备驱动移植 | 第5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车载应用软件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74页 |
6.1 LINUX和QT编程方法分析 | 第59-61页 |
6.1.1 Linux多进程与多线程概述 | 第59-60页 |
6.1.2 信号和槽机制 | 第60-61页 |
6.1.3 QWT介绍与安装 | 第61页 |
6.2 车载故障检测模块设计 | 第61-64页 |
6.2.1 OBD数据采集线程的设计 | 第61-63页 |
6.2.2 OBD报文发送线程的设计 | 第63-64页 |
6.3 胎压监测和防撞预警模块软件设计 | 第64-67页 |
6.3.1 安全预警采集线程设计 | 第65-66页 |
6.3.2 防撞系统预警子程序设计 | 第66-67页 |
6.3.3 安全车况采集程序设计 | 第67页 |
6.4 数据库管理模块 | 第67-68页 |
6.4.1 故障诊断数据库 | 第67-68页 |
6.4.2 故障码索引数据库 | 第68页 |
6.4.3 胎压信息数据库 | 第68页 |
6.5 车载故障检测与安全预警界面设计 | 第68-69页 |
6.6 系统测试 | 第69-73页 |
6.6.1 测试具体内容 | 第69-70页 |
6.6.2 测试结果 | 第70-7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