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节日、节令论文

晚清至民国初期都市岁时节日生活变迁研究--以《申报》为考察中心(1895-1919)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第9-11页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1页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4页
    四、研究综述第14-17页
第一章 《申报》及其副刊视角下的岁时民俗第17-21页
    第一节 《申报》概况第17-18页
        一、《申报》的产生背景第17页
        二、《申报》的历史沿革第17-18页
        三、《申报》的史料价值第18页
    第二节 岁时民俗文化在《申报》中的传播第18-21页
        一、《申报》“竹枝词”中的岁时风情第18-19页
        二、《点石斋画报》与岁时节日第19-20页
        三、《自由谈》中的节日生活第20-21页
第二章 《申报》视角下的晚清传统节日生活(1895—1911)第21-27页
    第一节 以小农经济为依托的节日生活第21-22页
        一、小农经济特色浓厚第21-22页
        二、家庭手工业贯穿其中第22页
    第二节 家族制与等级制下的节俗生活第22-24页
        一、祭祀先祖第23-24页
        二、家庭聚会第24页
    第三节 岁时信仰节俗生活第24-27页
        一、祀神与迎神赛会第24-25页
        二、占卜第25-27页
第三章 晚清传统节日生活的革新与民国新式节日的兴起(1912-1919)第27-42页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下的节日新貌:《申报》中的新年第27-32页
        一、改正朔——二元历法第27页
        二、反对旧传统、批判旧历新年陋俗第27-31页
        三、节俗仪式崇俭去奢第31-32页
    第二节 旧历岁时的反弹第32-34页
        一、旧历与新历的分庭抗礼第32-33页
        二、不以国历新年为新年第33-34页
        三、憧憬以往旧年关之景象第34页
    第三节 传统节日习俗变迁与西方节日文化的融入第34-38页
        一、衣着:节日服饰变迁第35页
        二、食俗:节日饮食变迁第35-36页
        三、馈赠节礼习俗的变迁第36页
        四、西方节日在中国的节日化:从中国冬至到西国冬至“圣诞节”第36-38页
    第四节 晚清至民初岁时节日习俗变迁特征第38-42页
        一、传承性:传统向现代的衔接与过渡第38页
        二、移植性:新旧杂陈与旧节新过第38-39页
        三、变异性:新式节日娱乐活动的增强与旧节俗活动的降温第39-42页
第四章 晚清至民初节日习俗的衍变规律及原因第42-45页
    第一节 晚清至民初节日习俗的衍变规律第42-43页
        一、传统节俗文化特质数量上由多变少的变化第42页
        二、传统节俗文化特质变迁速率由快到慢第42页
        三、传统节俗局部和整体变异相结合第42-43页
    第二节 晚清至民初节日习俗的衍变原因第43-45页
        一、变迁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第43页
        二、变迁之诱发:传教士的引导性第43页
        三、变迁之催化:商业发展的趋利性第43页
        四、变迁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第43-44页
        五、变迁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第44-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宋士人行旅探究
下一篇:晚清香港保良局和新加坡保良局研究--以妇孺救助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