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10-17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1.国内研究 | 第11-14页 | 
| 2.国外研究 | 第14-15页 |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1.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2.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四)研究价值 | 第16-17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6页 | 
| 2.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其时代使命 | 第17-26页 | 
| (一)概念阐述 | 第17-18页 | 
| 1.党组织建设 | 第17页 | 
| 2.农村党组织建设 | 第17页 | 
| 3.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功能 | 第17-18页 | 
| (二)农村党组织历史经验和理论渊源 | 第18-24页 | 
| 1.农村党组织的历史经验 | 第18-19页 | 
| 2.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时代使命 | 第24-26页 | 
| 1.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 | 第24页 | 
| 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使命要求 | 第24-26页 |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经验的个案分析 | 第26-34页 | 
| (一)田林县八桂村贫困现状 | 第26-27页 | 
| (二)田林县八桂村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 (三)近年来田林县八桂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做法 | 第28-31页 | 
| (四)近年来田林县八桂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 | 第31-32页 | 
| 1.党建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 第31页 | 
| 2.健全监督制度,提高扶贫工作水平 | 第31-32页 | 
| 3.加大党建的投入,激发村干部对扶贫工作的热情 | 第32页 | 
| 4.“支部+合作社+农户”扶贫做法基本形成 | 第32页 | 
| (五)田林县八桂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2-34页 | 
| 三、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4-46页 |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43页 | 
| 1.村党支部执政政策的能力不足 | 第35-36页 | 
| 2.部分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服务意识弱 | 第36-37页 | 
| 3.年轻党员干部后备缺乏 | 第37-40页 | 
| 4.集体经济薄弱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 | 第40-42页 | 
| 5.基层党组织党内缺乏民主 | 第42-43页 | 
| 6.村干部薪酬有待提高 | 第43页 | 
| (二)影响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 1.村干部脱贫致富的思路狭窄 | 第44页 | 
| 2.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载体单一 | 第44页 | 
| 3.忽视对年轻党员的培养培育 | 第44-46页 | 
| 四、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第46-56页 | 
| (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 第46-49页 | 
| 1.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 | 第46-48页 | 
| 2.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培养后备优秀党员干部 | 第48页 | 
| 3.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 第48-49页 | 
| (二)增强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 第49-52页 | 
| 1.制定本村的经济发展战略 | 第49-50页 | 
| 2.探索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 第50页 | 
| 3.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实现重点帮扶 | 第50-51页 | 
| 4.创新基层党组织激励机制 | 第51-52页 | 
| (三)努力拓展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载体 | 第52-54页 | 
| 1.重视大众传媒的力量 | 第52-53页 | 
| 2.以基层学校为基础加强农村政治文化学习 | 第53-54页 | 
| 3.开发各种现代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和脱贫致富培训作用 | 第54页 | 
| (四)高度重视新一代年轻党员的培养培育,夯实党的领导基础 | 第54-56页 | 
| 1.培养党员干部到基层历练,要夯实党的领导基础 | 第55页 | 
| 2.培养本土的年轻党员,增强后备力量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注释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