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储氢合金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 储氢合金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 纳米晶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4-17页 |
1.3.1 高能球磨法 | 第14-15页 |
1.3.2 薄膜制备法 | 第15-16页 |
1.3.3 氢电弧等离子体法 | 第16-17页 |
1.3.4 快淬处理工艺 | 第17页 |
1.4 REMg_2Ni 型储氢合金研究现状以及改良方法 | 第17-19页 |
1.5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第19-21页 |
2 实验的设计及方法 | 第21-25页 |
2.1 合金的成分及其制备工艺 | 第21-22页 |
2.1.1 合金的成分设计 | 第21页 |
2.1.2 铸态合金的制备 | 第21页 |
2.1.3 快淬合金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 合金微观结构表征 | 第22-23页 |
2.2.1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2页 |
2.2.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2页 |
2.2.3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22-23页 |
2.3 合金的 DSC 曲线测试 | 第23页 |
2.4 合金的气态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2.4.1 活化性能测试 | 第24页 |
2.4.2 吸氢动力学测试 | 第24页 |
2.4.3 PCT 曲线测试 | 第24-25页 |
3 铸态 Mg_(25-x)RE_xNi_(10)(x= 0, 1, 3, 5, 7)合金的储氢性能 | 第25-36页 |
3.1 合金的相组成 | 第25页 |
3.2 合金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25-27页 |
3.3 合金的吸氢动力学性能 | 第27-28页 |
3.4 合金吸放氢后的 XRD 表征 | 第28-29页 |
3.5 合金氢化物的放氢温度及放氢活化能 | 第29-32页 |
3.6 合金的 PCT 曲线和热力学性能 | 第32-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快淬态 Mg_(25-x)RE_xNi_(10)(x= 0, 1, 3, 5, 7)合金的储氢性能 | 第36-46页 |
4.1 合金的相结构 | 第36页 |
4.2 合金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36-37页 |
4.3 合金的热稳定性能 | 第37-38页 |
4.4 合金的吸氢动力学性能 | 第38-39页 |
4.5 合金的 PCT 曲线和热力学性能 | 第39页 |
4.6 合金吸放氢后的 XRD 表征 | 第39-40页 |
4.7 合金氢化物的放氢温度及放氢活化能 | 第40-42页 |
4.8 快淬对 Mg_(25-x)RE_xNi_(10)(x = 0, 1, 3, 5, 7)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4.8.1 快淬对 Mg_(25-x)RE_xNi_(10)(x = 0,1, 3, 5, 7)合金吸氢速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4.8.2 快淬对 Mg_(25-x)RE_xNi_(10)(x = 0,1, 3, 5, 7)合金吸 PCT 曲线的影响 | 第43-4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铸态 Mg_(25-x)Y_xNi_(10)(x= 0, 1, 3, 5, 7)合金的储氢性能 | 第46-56页 |
5.1 合金的相组成 | 第46页 |
5.2 合金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46-48页 |
5.3 合金的吸氢动力学性能 | 第48-49页 |
5.4 合金吸放氢后的 XRD 表征 | 第49-50页 |
5.5 合金氢化物的放氢温度及放氢活化能 | 第50-52页 |
5.6 合金的 PCT 曲线和热力学性能 | 第52-5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快淬态 Mg_(25-x)Y_xNi_(10)(x= 0, 1, 3, 5, 7)合金的储氢性能 | 第56-65页 |
6.1 合金的相结构 | 第56页 |
6.2 合金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56-57页 |
6.3 合金的热稳定性能 | 第57-58页 |
6.4 合金的吸氢动力学性能 | 第58页 |
6.5 合金的 PCT 曲线和热力学性能 | 第58-59页 |
6.6 合金吸放氢后的 XRD 表征 | 第59-60页 |
6.7 合金氢化物的放氢温度及放氢活化能 | 第60-62页 |
6.8 快淬对 Mg_(25-x)Y_xNi_(10)(x= 1, 3, 5, 7)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6.8.1 快淬对 Mg_(25-x)Y_xNi_(10)(x= 1, 3, 5, 7)合金吸氢速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6.8.2 快淬对 Mg_(25-x)Y_xNi_(10)(x= 1, 3, 5, 7)合金PCT 曲线的影响 | 第63-64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