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医疗建筑和保健建筑论文--医院论文

基于多用能模式的夏热冬暖地区住院部护理单元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3-16页
        1.1.1 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第13-14页
        1.1.2 医院建筑发展背景和能耗状况第14-15页
        1.1.3 空调用能模式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3 相关研究界定第17-21页
        1.3.1 地域范围—夏热冬暖地区第17-18页
        1.3.2 类型范围—医院住院部护理单元第18-21页
        1.3.3 能耗模式—多用能模式第2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1.4.1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研究第21-22页
        1.4.2 多用能模式下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1.4.3 住院部护理单元设计的相关研究第23-24页
    1.5 研究要点与方法第24-28页
        1.5.1 研究要点第24页
        1.5.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5.3 研究内容第25-27页
        1.5.4 研究框架第27-28页
第二章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介绍第28-31页
    2.1 ENERGYPLUS软件介绍第28页
    2.2 ENERGYPLUS建模第三方软件DESIGNBUILDER第28-30页
        2.2.1 DESIGNBUILDER简介第28页
        2.2.2 DesignBuilder特点第28-29页
        2.2.3 DesignBuilder使用流程第29-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能耗模型的数值模拟与检验第31-46页
    3.1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介第31-35页
        3.1.1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运营情况第31页
        3.1.2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第31页
        3.1.3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功能分区第31-34页
        3.1.4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空调系统概述第34-35页
        3.1.5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能耗状况调研第35页
    3.2 DESIGNBUILDER模型建立第35-44页
        3.2.1 建筑概况第35页
        3.2.2 建筑围护结构模块的建立第35-41页
        3.2.3 内扰模块建立第41-43页
        3.2.4 空调系统模型建立第43-44页
    3.3 模拟与实际运行数据比较分析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用能空间与建筑能耗的关联机制第46-68页
    4.1 建筑能耗的组成第46-47页
    4.2 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第47-52页
        4.2.1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第48-49页
        4.2.2 照明和室内设备的运行情况第49页
        4.2.3 人员活动的影响第49-51页
        4.2.4 空调系统的影响第51-52页
        4.2.5 小结第52页
    4.3 用能空间布局对能耗影响的研究第52-64页
        4.3.1 基于功能属性的传统空间分类方法第52-55页
        4.3.2 基于用能模式的建筑空间分类方法第55-60页
        4.3.3 用能空间理论与建筑能耗的关系(实例证明)第60-64页
    4.4 用能空间围护结构对能耗影响的研究第64-67页
        4.4.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第64-65页
        4.4.2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第65-66页
        4.4.3 围护结构界面两侧温差第66页
        4.4.4 围护结构传热时间第66-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多用能模式下的护理单元用能空间组合布局方式对能耗的影响第68-103页
    5.1 模拟研究的设定和思路第68-72页
        5.1.1 住院部护理单元调研第68-70页
        5.1.2 住院部护理单元用能空间分类第70-72页
        5.1.3 模拟研究思路第72页
    5.2 模拟参数设置第72-75页
        5.2.1 模型基本参数设定第72-75页
        5.2.2 分析评价标准第75页
    5.3 住院部护理单元用能空间能耗状况模拟与冷负荷分布第75-91页
        5.3.1 局部连续用能模式空间第75-81页
        5.3.2 局部间歇用能模式空间第81-88页
        5.3.3 局部不用能模式空间第88-90页
        5.3.4 小结第90-91页
    5.4 不同用能空间分类组合方式对住院部护理单元能耗的影响第91-101页
        5.4.1 局部连续用能模式空间能耗与冷负荷比较分析第91-96页
        5.4.2 局部间歇用能模式空间能耗与冷负荷比较分析第96-99页
        5.4.3 局部不用能模式空间能耗与冷负荷比较分析第99-100页
        5.4.4 整体能耗对比分析第100-101页
    5.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六章 多用能模式下的护理单元用能空间围护结构保温对能耗的影响第103-122页
    6.1 模拟研究的设定和思路第103-105页
        6.1.1 住院部护理单元调研第103-104页
        6.1.2 住院部护理单元用能空间分类第104-105页
        6.1.3 模拟研究思路第105页
    6.2 模拟参数设置第105-108页
        6.2.1 模型基本参数设定第105-107页
        6.2.2 模拟的不同工况第107页
        6.2.3 分析评价标准第107-108页
    6.3 用能空间围护结构的不同保温方式对能耗的影响第108-120页
        6.3.1 局部连续用能模式空间能耗与冷负荷比较分析第108-113页
        6.3.2 局部间歇用能模式空间能耗与冷负荷比较分析第113-117页
        6.3.3 局部不用能模式空间能耗与冷负荷比较分析第117-120页
        6.3.4 护理单元整体能耗与冷负荷比较分析第120页
    6.4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第七章 结论第122-126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122-124页
    7.2 本文的创新点第124-125页
    7.3 未来研究展望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附录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书院情境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
下一篇:城市轨道站区功能置换型零售商业空间拓展研究--以广州地铁3号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