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 财务舞弊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页 |
2.2 关联方交易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18页 |
2.2.1 关联交易的两种观点 | 第15-17页 |
2.2.2 关联交易舞弊研究 | 第17页 |
2.2.3 关联交易舞弊审计研究 | 第17-18页 |
2.3 概括性评论 | 第18-20页 |
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3.1 关联交易相关概念 | 第20-25页 |
3.1.1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界定 | 第20-22页 |
3.1.2 不当关联交易类型 | 第22-23页 |
3.1.3 关联交易舞弊手段 | 第23-24页 |
3.1.4 关联交易舞弊动机 | 第24-25页 |
3.2 关联交易审计相关概念 | 第25-27页 |
3.2.1 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特点 | 第25-26页 |
3.2.2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要素构成 | 第26-27页 |
3.3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3.3.1 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27-28页 |
3.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页 |
3.3.3 壕沟防御效应 | 第28-29页 |
3.3.4 财务舞弊的五因素理论CRIME模型 | 第29-30页 |
4. 案例分析 | 第30-49页 |
4.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30-31页 |
4.1.1 华泽钴镍与关联公司星王集团简介 | 第30页 |
4.1.2 关联交易舞弊事实认定 | 第30-31页 |
4.2 华泽钴镍账目分析 | 第31-32页 |
4.3 华泽钴镍关联交易舞弊手段及成因分析——CRIME模型 | 第32-45页 |
4.3.1 Cooks:舞弊行为人 | 第32-34页 |
4.3.2 Recipes:舞弊手段 | 第34-38页 |
4.3.3 Incentives:舞弊动机 | 第38-41页 |
4.3.4 Monitoring:监管机制 | 第41-44页 |
4.3.5 End Result:舞弊最终结果 | 第44-45页 |
4.4 华泽钴镍关联交易舞弊的影响 | 第45-47页 |
4.4.1 股价下降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 第45页 |
4.4.2 资金紧张限制公司发展 | 第45-46页 |
4.4.3 偿债能力减弱侵害债权人权益 | 第46-47页 |
4.5 案例结论 | 第47-49页 |
5. 建议及对策 | 第49-54页 |
5.1 关联交易舞弊的治理建议 | 第49-50页 |
5.2 关联交易舞弊的审计对策 | 第50-54页 |
5.2.1 引入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模式 | 第50-51页 |
5.2.2 关联交易舞弊风险的“红旗标志”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