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世界铜资源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外铜矿产量和消费量 | 第9-10页 |
·世界铜矿分布现状及我国铜矿特性 | 第10页 |
·生物冶金的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生物浸矿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生物技术发展前景 | 第11-12页 |
·生物冶金技术在铜矿资源中的研究 | 第12页 |
·生物浸矿的机理分析 | 第12-14页 |
·生物浸矿中的微生物及其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细胞固定化技术的优势和其在生物选矿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19页 |
·细胞固定化技术的优势 | 第17-18页 |
·浸矿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生物选矿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9-23页 |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9-20页 |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本研究课题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研究路线分析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3-45页 |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 第23页 |
·矿样的采集及分析 | 第23-24页 |
·分析方法 | 第24页 |
·反应器的设置 | 第24-27页 |
·生物浸矿反应器设置原则 | 第24-25页 |
·根据实验特点拟采用的反应器装置 | 第25页 |
·细胞固定所采用的方法及载体的选择 | 第25-27页 |
·浸矿细菌的育种及应用 | 第27-29页 |
·目标菌种的筛分与富集培养 | 第27-28页 |
·目标菌种的纯化 | 第28页 |
·氧化硫硫杆菌的菌落特征及革兰氏染色 | 第28-29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氧化性能测定 | 第29-31页 |
·培养液初始pH 值对T.f 菌氧化Fe~(2+)的影响 | 第29-30页 |
·培养液初始温度对T.f 菌氧化Fe~(2+)的影响 | 第30-31页 |
·细菌接种量对T.f 菌氧化Fe~(2+)速率的影响 | 第31页 |
·浸矿菌种的耐受性驯化 | 第31-34页 |
·固定混合菌对硫化铜矿的浸出影响因子的研究 | 第34-41页 |
·固定混合菌的混合比例的不同对硫化铜矿浸出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菌种的固定与否对硫化铜矿浸出率的影响 | 第36页 |
·固定菌种种类不同与浸出率之间的关系 | 第36-37页 |
·矿浆浓度对固定混合菌浸出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细菌接种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矿桨初始pH 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矿石粒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催化剂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41-45页 |
·不同银离子浓度对细菌浸出的影响 | 第41-42页 |
·催化离子存在下,不同矿石粒度的细菌浸出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在催化离子存在的条件下,不同酸度对细菌浸出效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3章 试验机理探讨 | 第45-55页 |
·细菌浸出硫化铜矿物的热力学研究 | 第45-47页 |
·细菌浸出硫化铜矿物的动力学 | 第47-50页 |
·细菌生长动力学的研究 | 第47-49页 |
·细菌浸出过程中传质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 第49-50页 |
·生物浸出过程中的电化学原理 | 第50-55页 |
·细菌浸出硫化矿物的电化学原理 | 第50-52页 |
·Ag~+在硫化矿物细菌浸出电化学中的催化作用 | 第52-55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1、科研业绩及奖励 | 第62页 |
2、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