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2-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鉴定 | 第12-13页 |
2.1.1 科学史 | 第12页 |
2.1.2 生物科学史 | 第12页 |
2.1.3 探究式教学 | 第12-13页 |
2.1.4 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关系 | 第1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2.1 认知结构理论 | 第13页 |
2.2.2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2.2.4 自主学习理论 | 第15页 |
2.2.5 兴趣动机理论 | 第15-16页 |
2.2.6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6页 |
2.3 生物学史教学和探究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第3章 利用生命科学史进行探究式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0-26页 |
3.1 调查内容 | 第20页 |
3.2 调查对象及方式 | 第20页 |
3.3 问卷的编制 | 第20页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3.5 研究结论 | 第25-26页 |
第4章 利用生命科学史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 | 第26-32页 |
4.1 探究式教学中引用生命科学史的原则 | 第26-27页 |
4.1.1 多样性原则 | 第26页 |
4.1.2 真实性的原则 | 第26-27页 |
4.1.3 灵活性原则 | 第27页 |
4.1.4 适应性原则 | 第27页 |
4.2 教学案例设计 | 第27-32页 |
第5章 教学实践效果 | 第32-39页 |
5.1 实验对象 | 第32页 |
5.2 实验测试的内容 | 第32页 |
5.3 教学实践效果评价 | 第32-38页 |
5.3.1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5.3.2 实验前、后成绩的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5.4 实践总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9-4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39-40页 |
6.1.1 生命科学史对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 第39页 |
6.1.2 生命科学史与生物教师 | 第39页 |
6.1.3 基于生命科学史进行探究式教学 | 第39-40页 |
6.2 教学启示 | 第40-42页 |
6.2.1 利用生命科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 第40页 |
6.2.2 利用生命科学史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 | 第40-41页 |
6.2.3 利用生命科学史研究知识的深入发展 | 第41页 |
6.2.4 利用生命科学史借鉴科学方法进行部分性探究 | 第41页 |
6.2.5 利用生命科学史整合探究能力 | 第41-42页 |
6.3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A | 第45-47页 |
附录B | 第47-48页 |
附录C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