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9页 |
1.1.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 第9-10页 |
1.1.3 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10页 |
1.1.4 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存在问题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能力 | 第19页 |
2.1.2 教学研究 | 第19-20页 |
2.1.3 教学研究能力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2.2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1页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3-42页 |
3.1 问卷的编制与分析 | 第23-27页 |
3.1.1 问卷的编制 | 第23-24页 |
3.1.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4-26页 |
3.1.3 调查对象 | 第26-27页 |
3.2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问题分析 | 第27-35页 |
3.2.1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观察能力 | 第27-28页 |
3.2.2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反思和质疑能力 | 第28-29页 |
3.2.3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创新能力 | 第29-30页 |
3.2.4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力 | 第30-31页 |
3.2.5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方案设计能力 | 第31-32页 |
3.2.6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理论应用能力 | 第32页 |
3.2.7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实践操作能力 | 第32-33页 |
3.2.8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交流合作能力 | 第33-34页 |
3.2.9 教学研究能力中的文字表达能力 | 第34-35页 |
3.3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变量分析 | 第35-42页 |
3.3.1 不同教龄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分析 | 第35-37页 |
3.3.2 不同学历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分析 | 第37-38页 |
3.3.3 不同职称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分析 | 第38-39页 |
3.3.4 不同学校类型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分析 | 第39-42页 |
第4章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4.1 教师层面 | 第42-44页 |
4.1.1 教学研究目的不明确 | 第42页 |
4.1.2 实验研究意识淡薄 | 第42-43页 |
4.1.3 教师理论知识欠缺 | 第43-44页 |
4.2 学校层面 | 第44-46页 |
4.2.1 缺乏教学研究保障条件 | 第44-45页 |
4.2.2 教学研究管理不当 | 第45-46页 |
第5章 提高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对策 | 第46-50页 |
5.1 教师层面 | 第46-48页 |
5.1.1 端正教学研究动机 | 第46页 |
5.1.2 重视生物实验研究 | 第46页 |
5.1.3 钻研理论基础知识 | 第46-47页 |
5.1.4 强化教学研究方案设计 | 第47页 |
5.1.5 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 第47页 |
5.1.6 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 第47-48页 |
5.2 学校层面 | 第48-50页 |
5.2.1 完善教学研究保障条件 | 第48页 |
5.2.2 营造教学研究氛围 | 第48-49页 |
5.2.3 加强教学研究管理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50-51页 |
6.2 研究不足与前景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A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问卷内容效度评定表 | 第55-57页 |
附录B 陕西省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C 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