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表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1 经验法 | 第16-19页 |
1.2.2 理论分析法 | 第19-21页 |
1.2.3 数值模拟法 | 第21-22页 |
1.2.4 施工参数分析 | 第22-23页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2 盾构法施工隧道产生地表沉降机理 | 第26-40页 |
2.1 盾构法施工原理 | 第26-28页 |
2.1.2 盾构施工技术介绍 | 第26页 |
2.1.3 盾构施工主要工序 | 第26-27页 |
2.1.4 盾构法的优缺点 | 第27-28页 |
2.2 盾构机选型 | 第28-29页 |
2.2.1 盾构类型 | 第28-29页 |
2.2.2 盾构机选型基本程序 | 第29页 |
2.3 盾构施工技术重难点 | 第29-32页 |
2.3.1 盾构法施工条件 | 第29-30页 |
2.3.2 竖井施工 | 第30页 |
2.3.3 洞口土体加固 | 第30-31页 |
2.3.4 盾构掘进 | 第31-32页 |
2.4 土压平衡盾构 | 第32-34页 |
2.5 盾构法施工地表沉降机理 | 第34-38页 |
2.5.1 盾构掘进阶段沉降 | 第34-36页 |
2.5.2 盾构施工工艺影响 | 第36-37页 |
2.5.3 盾构掘进中地层变形控制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地表沉降数值模拟 | 第40-56页 |
3.1 MidasGTS简介 | 第40-41页 |
3.1.1 有限元思想 | 第40页 |
3.1.2 MIDAS简述 | 第40-41页 |
3.2 MIDAS/GTS中的本构模型 | 第41-43页 |
3.3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第43-45页 |
3.4 MIDAS/GT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第45-46页 |
3.5 工程概况 | 第46-51页 |
3.5.1 总体概况 | 第46页 |
3.5.2 本标段工程概况 | 第46-47页 |
3.5.3 工程地质情况 | 第47-49页 |
3.5.4 工程水文情况 | 第49页 |
3.5.5 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 | 第49-51页 |
3.6 盾构法数值模拟 | 第51-54页 |
3.6.1 盾构隧道断面设计 | 第51-52页 |
3.6.2 计算假设 | 第52-53页 |
3.6.3 材料属性 | 第53页 |
3.6.4 模型建立 | 第53-5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 第56-76页 |
4.1 地表沉降分析 | 第56-67页 |
4.1.1 左侧隧道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6-61页 |
4.1.2 右侧隧道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1-67页 |
4.2 左右两侧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 | 第67-70页 |
4.2.1 左侧隧道施工对右侧隧道影响 | 第67-68页 |
4.2.2 右侧隧道施工对左侧隧道影响 | 第68-70页 |
4.3 现场沉降监测方案 | 第70-74页 |
4.3.1 监测的原则及目的 | 第70-71页 |
4.3.2 监测点布置 | 第71-73页 |
4.3.3 监测报警值 | 第73页 |
4.3.4 沉降监测的方法 | 第73-74页 |
4.4 监测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 第74-76页 |
4.4.1 左侧隧道始发数据对比 | 第74-7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结论 | 第76页 |
5.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