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0-25页 |
1.1 桥梁预应力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2 桥梁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探究 | 第14页 |
1.3 桥梁事故重要原因:预应力张拉不合格 | 第14-15页 |
1.4 智能张拉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5 国内外预应力技术的发展 | 第16-22页 |
1.6 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及预期 | 第22-25页 |
第2章 预应力智能张拉的原理与工艺分析 | 第25-38页 |
2.1 预应力智能张拉的力学理论研究 | 第25-27页 |
2.2 智能张拉操作原理 | 第27-33页 |
2.3 传统张拉系统的工艺和现状 | 第33-34页 |
2.4 新规范对预应力张拉的工艺要求提高 | 第34-35页 |
2.5 传统张拉与智能张拉的比较 | 第35-38页 |
第3章 预应力智能张拉案例应用分析 | 第38-70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8-39页 |
3.2 张拉理论伸长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 第39-54页 |
3.2.1 理论伸长量的精确计算方法 | 第39-43页 |
3.2.2 理论伸长量的几种常用经验公式计算方法 | 第43-45页 |
3.2.3 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计算各种理论伸长量 | 第45-51页 |
3.2.4 精确理论伸长量与经验公式理论伸长量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3.3 张拉前控制指标及技术要点 | 第54-55页 |
3.4 张拉结果数据分析 | 第55-67页 |
3.4.1 张拉结果数据分析 | 第55-64页 |
3.4.2 各种计算方法对比结论 | 第64-67页 |
3.5 千斤顶的顶内伸长量研究 | 第67-70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4页 |
4.1 智能张拉系统研究总结 | 第70-71页 |
4.2 智能张拉系统的建议与展望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