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7-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第8页 |
1.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第8页 |
1.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第8-10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2.1 质疑能力的定义 | 第10页 |
2.2 质疑能力研究的哲学基础 | 第10-12页 |
2.2.1 维柯的“新科学” | 第11页 |
2.2.2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 第11页 |
2.2.3 康德的“批判哲学” | 第11页 |
2.2.4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 第11-12页 |
2.3 质疑能力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 第12-13页 |
2.3.1 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 | 第12页 |
2.3.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说” | 第12-13页 |
2.3.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 第13页 |
2.4 质疑能力的国内外研究史 | 第13-15页 |
2.4.1 质疑能力的国内研究史 | 第13-14页 |
2.4.2 质疑能力的国外研究史 | 第14-15页 |
2.5 质疑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17-30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3.3 研究的课程特点 | 第18页 |
3.4 三维一体培养策略 | 第18-30页 |
3.4.1 学生学习 | 第19-22页 |
3.4.2 教师教学 | 第22-28页 |
3.4.3 课堂文化 | 第28-30页 |
第4章 实践研究 | 第30-44页 |
4.1 学生质疑能力的问卷调查 | 第30-33页 |
4.2 前测调查问卷分析 | 第33-34页 |
4.3 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4.3.1 教育方面 | 第34-35页 |
4.3.2 家庭方面 | 第35页 |
4.3.3 社会方面 | 第35-36页 |
4.4 后测结果及分析 | 第36-44页 |
4.4.1 实践研究后测题目 | 第36-38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4-47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1.1 有效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 第44页 |
5.1.2 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 第44-45页 |
5.1.3 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第45页 |
5.2 反思 | 第45-47页 |
5.2.1 研究过程存在不足之处 | 第45页 |
5.2.2 研究结果还有探讨空间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质疑教学案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 第50-54页 |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