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液比例控制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装载机技术现状及应用 | 第12-16页 |
1.2.1 国外技术现状及应用 | 第12-15页 |
1.2.2 国内技术现状及应用 | 第15-16页 |
1.3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概述 | 第16-19页 |
1.3.1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 第16-17页 |
1.3.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 第17-19页 |
1.3.3 电液比例技术的优势 | 第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设计 | 第21-37页 |
2.1 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 第21-22页 |
2.2 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 第22-29页 |
2.3 微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29-33页 |
2.3.1 元件选型及介绍 | 第29-31页 |
2.3.2 电控系统分析及设计 | 第31-33页 |
2.4 辅助功能设计 | 第33-36页 |
2.4.1 电子定位系统 | 第33-34页 |
2.4.2 动臂减震系统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装载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模型建立与特性分析 | 第37-53页 |
3.1 手柄环节 | 第37页 |
3.2 比例放大器环节 | 第37-38页 |
3.3 先导电磁比例减压阀环节 | 第38-42页 |
3.3.1 比例电磁铁 | 第38-39页 |
3.3.2 比例减压阀 | 第39-42页 |
3.4 阀控缸环节 | 第42-47页 |
3.4.1 液控换向阀 | 第42-44页 |
3.4.2 液压缸 | 第44-46页 |
3.4.3 阀控缸环节传递函数 | 第46-47页 |
3.5 反馈环节 | 第47-48页 |
3.6 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 第48-51页 |
3.7 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装载机电液比例控制策略研究和仿真分析 | 第53-67页 |
4.1 常规PID控制原理 | 第53-56页 |
4.1.1 常规PID控制算法 | 第54-55页 |
4.1.2 常规PID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第55-56页 |
4.2 改进型PID控制算法 | 第56-58页 |
4.2.1 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 | 第57页 |
4.2.2 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第57-58页 |
4.3 分数阶PIΛDΜ控制算法 | 第58-66页 |
4.3.1 分数阶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 第60-61页 |
4.3.2 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实现方法 | 第61-64页 |
4.3.3 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设计 | 第64-65页 |
4.3.4 分数阶PI~λD~μ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实验分析与验证 | 第67-75页 |
5.1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67-68页 |
5.2 实验原理及方案 | 第68-70页 |
5.2.1 液压系统原理及测点布置 | 第68-69页 |
5.2.2 实验方案 | 第69-70页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70-73页 |
5.3.1 减压阀数据分析 | 第70-71页 |
5.3.2 控制系统实验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