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1. 关于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的研究 | 第14-15页 |
2. 关于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难点的研究 | 第15-17页 |
3.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对策研究 | 第17-18页 |
4. 综合述评 | 第18页 |
(三)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21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研究基础 | 第21-29页 |
(一)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意义 | 第21-22页 |
1. 实现民主管理 | 第21页 |
2. 提升学生素质 | 第21-22页 |
3. 优化管理结构 | 第22页 |
(二)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类型与影响因素 | 第22-26页 |
1.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类型 | 第23-24页 |
3.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三)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研究 | 第26-29页 |
1. 认知 | 第26-27页 |
2. 参与 | 第27页 |
3. 反馈 | 第27-28页 |
4. 完善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以武昌工学院为例 | 第29-37页 |
(一) 武昌工学院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 第29-30页 |
1. 学生参与管理机构 | 第29页 |
2. 学生参与管理意识 | 第29-30页 |
3. 学生参与管理机制 | 第30页 |
(二) 武昌工学院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30-37页 |
1.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2.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 第37-41页 |
(一) “985”、“211”高校大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典型经验 | 第37-38页 |
1.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借鉴 | 第37页 |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借鉴 | 第37-38页 |
3. 广西大学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借鉴 | 第38页 |
(二) 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典型经验 | 第38-39页 |
1. 建立学生代表大会 | 第38页 |
2. 建设各式各样的学生组织 | 第38-39页 |
3. 设有满意度测评机制以及学生听证会 | 第39页 |
(三) 国内高校大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启示 | 第39-41页 |
1. 带动学生参与 | 第39页 |
2. 设立管理机构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改进武昌工学院大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对策 | 第41-48页 |
(一) 提高思想认识、转变管理观念、加强组织领导 | 第41-42页 |
1. 高校要转变理念,充分认识学生参与必要性,加强队伍建设 | 第41页 |
2. 要创新思维,加强对学生的领导 | 第41-42页 |
(二)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保证参与实效 | 第42-46页 |
1. 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强化组织载体,实现参与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 第42-44页 |
2. 建立学生参与的长效机制,保障学生权利的实现 | 第44-46页 |
(三) 鼓励学生参与、营造和谐氛围、致力环境建设 | 第46-48页 |
1. 引导学生参与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 第46页 |
2. 加大校园氛围宣传,营造全员参与的良性态势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