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研究--以湖南省某县级高级中学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1-19页
    (一)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理论意义第11页
        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7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 研究思路第17页
        2.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及方法运用第17-18页
        3.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8-19页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界定及其新变化第19-25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界定第19-22页
        1. 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第19-20页
        2.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提问的判定标准第20-22页
    (二) 新课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提问的新变化第22-25页
        1.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目的和动机的变化第22-23页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内容和背景的变化第23-24页
        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结构和形式的变化第24-25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第25-37页
    (一)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问卷调查的说明第25页
    (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第25-34页
        1. 课堂提问氛围较为紧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第28-29页
        2. 过分强调问题的知识性,忽视提问的过程性第29-30页
        3. 提问语言艺术性不够,内容趣味性不强第30-32页
        4. 提问针对性不强,评价较为单一第32-33页
        5. 追求教师主导性“问”,忽视学生主体性“问”第33-34页
    (三) 新课改背景下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因剖析第34-37页
        1. 教师提问准备不充分,提问设计不够细化第34页
        2. 教师提问能力受限,提问艺术性不够第34-35页
        3. 教师提问主导性过强,提问观念不健全第35页
        4. 学生问题意识较弱,质疑提问能力较低第35-37页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第37-50页
    (一) 问题情景的设置第37-40页
        1. 情境来源生活化第37-38页
        2. 情景形式组合最优化第38-39页
        3. 问题情境系统化第39-40页
    (二) 问题本身的设置第40-43页
        1. 问题设计的目的性第40-41页
        2. 问题语言的准确性第41-42页
        3. 问题逻辑的层次性第42-43页
        4. 问题答案的开放性第43页
    (三) 问题呈现的讲究第43-45页
        1. 呈现问题的节奏性第44页
        2. 呈现问题的亲和性第44页
        3. 呈现问题的时机性第44-45页
    (四) 候答叫答的处理第45-47页
        1. 候答时间要宽裕第45-46页
        2. 叫答方式要灵活第46页
        3. 导答助答要恰到好处第46-47页
    (五) 答后评价的艺术性第47-50页
        1. 评价标准:重过程轻结果第47-48页
        2. 评价语言:丰富而又贴切第48页
        3. 评价方式:多样而又灵活第48-50页
研究反思第50-53页
    1. 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第50页
    2. 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问题意识第50-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61页
    附录1第56-59页
    附录2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探究--以中山市X中学为例
下一篇: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实践活动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