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2.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相关问题概述 | 第13-18页 |
(一)课堂导入的含义 | 第13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3-14页 |
2.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 | 第14页 |
3.黑格尔的美学理论 | 第14-15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意义 | 第15-18页 |
1.有利于安定学生学习的情绪 | 第15页 |
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 第15-16页 |
3.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 第16页 |
4.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提高 | 第16-18页 |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24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没有导入,直接讲课 | 第18-19页 |
2.片面追求形式,忽略其中的联系 | 第19页 |
3.选材不当,效果不佳 | 第19-20页 |
4.多媒体应用不当,喧宾夺主 | 第20页 |
(二)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 第20-24页 |
1.不重视课堂导入的作用 | 第20-21页 |
2.教师导入新课的技能有限 | 第21页 |
3.对设计导入的要求掌握不准确 | 第21-22页 |
4.对课堂导入的理论研究不足 | 第22-24页 |
三、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对策 | 第24-30页 |
(一)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24-25页 |
1.重视课堂导入的作用,广泛积累课堂导入素材 | 第24-25页 |
2.练习教学基本功,熟练掌握教学方法 | 第25页 |
(二)注重教学理论研究,贴近学生生活 | 第25-27页 |
1.注重教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第26页 |
2.导入素材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共鸣 | 第26-27页 |
(三)坚持多元评价原则,采用多种导入评价的标准 | 第27-30页 |
1.课堂导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27-28页 |
2.课堂导入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1.著作类 | 第31页 |
2.期刊文章类 | 第31-32页 |
3.学位论文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