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问题的提出第9页
        2.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2-13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2页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12-13页
        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第13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1.研究思路第13页
        2.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概述第15-21页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提问的定义第15-16页
        1.课堂提问的定义第15-16页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定义第16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原则第16-18页
        1.思想性原则第16-17页
        2.生活性原则第17页
        3.目的性原则第17页
        4.层次性原则第17-18页
        5.开放性原则第18页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功能第18-21页
        1.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技能,获得专业成长第18-19页
        2.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第19页
        3.有利于激发学生批判意识,促进思维发展第19页
        4.有利于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实现教学相长第19-21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1-26页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1.提问设计方面第21页
        2.提问过程方面第21-23页
        3.学生参与度方面第23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3-26页
        1.教师方面第24页
        2.学生方面第24-26页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法第26-36页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关键第26-33页
        1.更新教育理念第26-27页
        2.优化问题设计第27-29页
        3.丰富提问策略第29-32页
        4.重视课后反思第32-33页
    (二)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第33-34页
        1.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第33页
        2.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第33-34页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是目标第34-36页
        1.提升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第34页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函数概念学习的认知障碍分析与教学
下一篇: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