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1.1 理论依据 | 第9页 |
1.1.2 现实依据 | 第9-10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第13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4.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2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的调查研究 | 第15-25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2.1 被试选取 | 第15-16页 |
2.2.2 研究工具 | 第16-17页 |
2.2.3 研究程序 | 第17页 |
2.2.4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17-22页 |
2.3.1 描述统计 | 第17页 |
2.3.2 初中女生BMI现状 | 第17-18页 |
2.3.3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的年级差异 | 第18-19页 |
2.3.4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 | 第19-20页 |
2.3.5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在父亲、母亲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方面的差异 | 第20-22页 |
2.4 讨论 | 第22-25页 |
2.4.1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的整体现状 | 第22-23页 |
2.4.2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的年级差异 | 第23-24页 |
2.4.3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 | 第24页 |
2.4.4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在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方面的差异 | 第24-25页 |
3 初中女生胖负面身体自我的干预研究 | 第25-36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3.2 研究设计 | 第25-26页 |
3.3.3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3.3.4 研究过程 | 第26页 |
3.3.5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 第26-29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5 干预活动方案举例 | 第29-33页 |
3.6 干预结果 | 第33-36页 |
3.6.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比较 | 第33页 |
3.6.2 实验组前后测比较 | 第33-34页 |
3.6.3 对照组前后测比较 | 第34页 |
3.6.4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比较 | 第34-36页 |
4 分析与建议 | 第36-40页 |
4.1 团体辅导的干预作用分析 | 第36-37页 |
4.1.1 有效的理论指导 | 第36-37页 |
4.1.2 干预方案分析 | 第37页 |
4.1.3 团体的领导者与团体成员分析 | 第37页 |
4.2 建议 | 第37-39页 |
4.2.1 提高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 | 第37-38页 |
4.2.2 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 第38页 |
4.2.3 普及积极的身体理念 | 第38页 |
4.2.4 对团体辅导干预的建议 | 第38-39页 |
4.3 团体辅导成员反馈 | 第39-4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尚待改进之处 | 第40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