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语表第9-10页
1 前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放牧强度与草地退化第11-12页
        1.2.2 植物功能性状的概念及包含指标第12-13页
        1.2.3 植物功能性状对放牧的响应第13-14页
        1.2.4 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第14页
        1.2.5 植物功能性状与群落生产力及土壤化学性状之间的关系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5-16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7页
    2.2 试验区设计第17-18页
    2.3 功能性状取样及测定第18-19页
    2.4 群落地上生物量取样及测定第19页
    2.5 土壤取样及测定第19-20页
    2.6 数据分析第20-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41页
    3.1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第21-29页
        3.1.1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表型性状的影响第21-23页
        3.1.2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叶性状的影响第23-27页
        3.1.3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叶片元素含量的影响第27-29页
    3.2 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功能性状与群落及土壤特性的相关性研究第29-38页
        3.2.1 四种优势植物各功能性状的差异显著性研究第29-30页
        3.2.2 四种优势植物各功能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第30-34页
        3.2.3 四种优势植物功能性状与地上生物量及土壤化学性状的相互关系第34-38页
    3.3 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功能性状的可塑性变化第38-41页
        3.3.1 载畜率对四种优势植物功能性状可塑性指数的影响第38-40页
        3.3.2 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系数第40-41页
4 讨论第41-46页
    4.1 植物功能性状对载畜率的响应第41-43页
    4.2 植物功能性状与草地生产力及土壤化学性状之间关系对载畜率的响应第43-45页
    4.3 植物各功能性状的可塑性变化规律第45-46页
5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边黄牛和韩延牛血液外胞体中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下一篇:新发鸭生长迟缓病毒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传代致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