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防撞算法的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TCAS系统工作原理 | 第15-26页 |
2.1 TCAS系统结构 | 第15-18页 |
2.1.1 TCAS系统概述 | 第15-17页 |
2.1.2 TCAS算法软件结构 | 第17-18页 |
2.2 CAS防撞子系统工作原理 | 第18-25页 |
2.2.1 CAS系统结构及功能需求 | 第18-23页 |
2.2.2 CAS核心模块原理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雷达目标跟踪系统原理 | 第26-38页 |
3.1 目标跟踪系统结构 | 第26-28页 |
3.2 滤波器设计原理 | 第28-34页 |
3.2.1 α?β 滤波器及其推广 | 第29-31页 |
3.2.2 Kalman滤波器 | 第31-33页 |
3.2.3 滤波器系数的选择 | 第33-34页 |
3.3 机动检测和自适应滤波 | 第34-36页 |
3.4 TCAS的航迹报告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高度跟踪器的设计实现与仿真分析 | 第38-58页 |
4.1 高度跟踪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4.2 非线性高度跟踪器的设计 | 第40-47页 |
4.2.1 设计需求 | 第40-42页 |
4.2.2 高度量化层占用时间及其估计 | 第42-44页 |
4.2.3 高度率的估计误差 | 第44-45页 |
4.2.4 高度量化层跃变逾期时的高度率估计 | 第45-46页 |
4.2.5 高度量化层跃变一致性检测 | 第46-47页 |
4.3 非线性高度跟踪器的实现 | 第47-52页 |
4.3.1 非线性高度跟踪器的总体流程 | 第48-50页 |
4.3.2“粗采样率”情况的处理 | 第50-51页 |
4.3.3 机动检测及滤波器参数选择 | 第51-52页 |
4.4 非线性高度跟踪器的仿真分析 | 第52-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水平跟踪器的设计实现与仿真分析 | 第58-84页 |
5.1 水平跟踪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8-62页 |
5.1.1 最接近点时间(Tau) | 第58-59页 |
5.1.2 水平相遇距离(HMD) | 第59-60页 |
5.1.3 工程中Tau的修正方法 | 第60-61页 |
5.1.4 基于模型的水平跟踪预测值 | 第61-62页 |
5.2 水平跟踪器的设计 | 第62-72页 |
5.2.1 设计需求 | 第63-64页 |
5.2.2 独立跟踪器设计 | 第64-70页 |
5.2.3 机动检测器设计 | 第70-72页 |
5.3 水平跟踪器的实现 | 第72-76页 |
5.4 水平跟踪器的仿真分析 | 第76-80页 |
5.5 综合仿真平台 | 第80-8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附录A 附录章 | 第90-92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