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的检测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1.1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1.1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11页 |
1.1.2 转基因抗虫水稻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3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概况 | 第12-13页 |
1.1.4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1.5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及其管理 | 第14页 |
1.2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检测方法 | 第14-17页 |
1.2.1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方法概述 | 第14-15页 |
1.2.2 转基因植物核酸检测策略 | 第15页 |
1.2.3 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 | 第15-16页 |
1.2.4 转基因成分定量PCR检测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17-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24页 |
2.1.1 样品信息 | 第17-20页 |
2.1.2 序列分析及引物设计 | 第20-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31页 |
2.2.1 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 | 第24-26页 |
2.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 第26-28页 |
2.2.3 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结果及讨论 | 第31-48页 |
3.1 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 | 第31-37页 |
3.1.1 反应体系、反应程序及引物筛选结果 | 第31-32页 |
3.1.2 特异性检测 | 第32-33页 |
3.1.3 灵敏度检测 | 第33-34页 |
3.1.4 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优化结果 | 第34-35页 |
3.1.5 方法检出限 | 第35-36页 |
3.1.6 方法再现性测试 | 第36-37页 |
3.1.7 加工品检测 | 第37页 |
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 第37-41页 |
3.2.1 反应体系、反应程序及引物筛选结果 | 第37页 |
3.2.2 特异性检测 | 第37-38页 |
3.2.3 引物及探针浓度测试 | 第38页 |
3.2.4 方法线性区间测试 | 第38-39页 |
3.2.5 方法检出限 | 第39-40页 |
3.2.6 方法再现性测试 | 第40页 |
3.2.7 加工品检测 | 第40-41页 |
3.3 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 | 第41-48页 |
3.3.1 方法的建立和稳定性检测结果 | 第41-42页 |
3.3.2 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3.3.3 条件优化 | 第43-45页 |
3.3.4 定量线性范围试验结果 | 第45-47页 |
3.3.5 LOQ验证结果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