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投资收益波动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1-13页
        1.3.3 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第13-14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特征及模型选择第17-23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特性分析第17-20页
        2.2.1 产品总体特征分析第17-19页
        2.2.2 产品的收益波动性分析第19-20页
    2.3 基于产品特征的模型分析与选择第20-22页
        2.3.1ARMA模型的基本内容及适用情况第20页
        2.3.2 GARC H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局限性第20-21页
        2.3.3 基于产品特征的GARC H模型拓展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收益序列样本数据选取与统计分析第23-34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第23-26页
        3.2.1 样本选取第23页
        3.2.2 数据的预处理第23-26页
    3.3 收益率序列性质分析第26-32页
        3.3.1 统计特征第26-27页
        3.3.2 正态性分析第27-28页
        3.3.3 相关性及长记忆性分析第28-30页
        3.3.4 平稳性分析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基于ARIMA-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第34-49页
    4.1 引言第34页
    4.2 模型数据说明第34页
    4.3 模型的构建第34-46页
        4.3.1 ARIMA模型的识别与构建第34-37页
        4.3.2 ARC H效应检验第37-40页
        4.3.3 均值-方差模型的构建第40-46页
    4.4 模型拟合结果分析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基于互联网理财收益波动的对策建议第49-57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基于互联网企业视角的建议第49-52页
        5.2.1 加强自律第50页
        5.2.2 加速预警机制的建立第50-51页
        5.2.3 寻求新的获利途径第51页
        5.2.4 加快技术开发步伐第51-52页
    5.3 基于政府视角的发展对策第52-55页
        5.3.1 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第52-53页
        5.3.2 建立健全合理的监管制度第53-54页
        5.3.3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54-55页
    5.4 基于投资者角度的投资建议第55-56页
        5.4.1 谨慎投资互联网理财产品第55-56页
        5.4.2 实时关注收益波动与宏观环境变化第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银行F省分行不良贷款防范研究
下一篇:基于价值视角的社交招聘商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