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配网建设工程后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第13-15页
第2章 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基本理论第15-20页
    2.1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第15-16页
        2.1.1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概念第15页
        2.1.2 项目后评价的一般原则第15-16页
    2.2 配网建设工程项目特点第16页
    2.3 配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第16-19页
        2.3.1 配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后评价第17页
        2.3.2 配网工程项目运营效果后评价第17页
        2.3.3 配网工程项目财务效果后评价第17-18页
        2.3.4 配网投资项目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后评价第18页
        2.3.5 配网投资项目综合后评价第18-19页
    2.4 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第19-20页
第3章 配网建设工程后评价模型的构建第20-37页
    3.1 构建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20页
    3.2 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第20-32页
        3.2.1 配网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第20-25页
        3.2.2 指标释义及计算第25-32页
    3.3 权重确定方法第32-34页
    3.4 模糊综合后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4-37页
第4章 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实证研究第37-64页
    4.1 案例分析第37-39页
        4.1.1 配网投资项目概况第37-38页
        4.1.2 该地区配网现状第38-39页
    4.2 后评价指标选取第39-40页
    4.3 配网建设工程项目专项后评价第40-62页
        4.3.1 实施过程后评价第40-43页
        4.3.2 运营效果后评价第43-50页
        4.3.3 财务效果后评价第50-61页
        4.3.4 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后评价第61-62页
    4.4 指标权重确定及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62-64页
第5章 结论第64-65页
    5.1 结论第64页
    5.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附录第71-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矩脉动最小化研究
下一篇:重庆地区墙体蓄热特性等级划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