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9砂组剩余油分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区概况 | 第8-10页 |
1.1.1 地质概况 | 第8-9页 |
1.1.2 开发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研究 | 第14-42页 |
2.1 构造特征 | 第14-16页 |
2.2 沉积相分析 | 第16-23页 |
2.2.1 沉积相标志 | 第17-18页 |
2.2.2 单井相划分 | 第18-20页 |
2.2.3 剖面相分析 | 第20-21页 |
2.2.4 平面相展布 | 第21-23页 |
2.3 储层特征 | 第23-32页 |
2.3.1 储层展布特征 | 第23-24页 |
2.3.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24-25页 |
2.3.3 储层非均质性 | 第25-30页 |
2.3.4 储层敏感性特征 | 第30-32页 |
2.4 测井二次解释 | 第32-37页 |
2.4.1 测井数据标准化 | 第32-33页 |
2.4.2 解释模型建立 | 第33-35页 |
2.4.3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确定 | 第35-37页 |
2.4.4 油层分布特征 | 第37页 |
2.5 储量计算与评价 | 第37-42页 |
2.5.1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38-40页 |
2.5.2 储量复算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2.5.3 储量评价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调整评价 | 第42-52页 |
3.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42-49页 |
3.1.1 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3.1.2 历史数据拟合 | 第43-44页 |
3.1.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44-49页 |
3.2 开发调整部署及潜力评价 | 第49-52页 |
3.2.1 开发调整部署原则 | 第49页 |
3.2.2 扩边区概念方案设计 | 第49页 |
3.2.3 储量动用风险评价 | 第49-52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